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就假装相信你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出身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阳杜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欧美式·叙说 的原文1

很精练的品评,老诗新意,尽发乎于肺腑。

网友 1种窒息旳疼、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网友 等你老 的原文1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我就会这句

仆夫穿竹语,稚子入云呼nice

网友 落幕の蕜傷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对仗词句登峰造极,妙不可言。

网友 寂寞下着雨≯ 的原文1

汩汩避群盗,悠悠经十年,我超喜欢

网友 酒┏醉■休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〆何必再忆 的原文1

温柔的南风在湖面上送来了波绿的水波,水波清沥透彻,风自已感动的流下了热泪,黛墨似的被水环绕的群山也陶醉了。但词人用轻盈的笔锋一转,道出了浪起、水绿、风泪、山醉的真正原因,原来是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仙女湖畔,她们婀娜多姿的舞姿让这里山、水、风都醉了。

网友 愛你←不悔 的原文1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在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网友 我只是你的网友﹌ 的原文1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网友 我叫Man 的原文1

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脑海的记忆 的原文1

转石惊魑魅,抨弓落狖鼯千古名句

网友 ︶ ̄伪装°sunshin 的原文1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的原文1

真供一笑乐,似欲慰穷途点个赞!

网友 普罗旺斯的光 的原文1

长林偃风色,回复意犹迷 真猛

网友 一辈子知心 的原文1

栈悬斜避石,桥断却寻溪诗情画意啊

网友 恋你柔情 的原文1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完美

网友 ぺ泪中带着血 的原文1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网友 对不起,我只能说抱歉 的原文1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太美了

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棒棒哒

【杜甫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