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吊灵均

朝代:唐代     作者:王鲁复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长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沈。
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注释

⑴吊:凭吊,怀念。灵均:指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⑵沈:即“沉”。

【作品赏析】

《吊灵均》通过对屈原的忠君爱国之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敬佩之情。

《吊灵均》是唐代诗人王鲁复的作品。这首诗写屈原虽自沉汨罗江而死,但其道永存,抒发了作者对屈原的深深敬佩之情和无限感慨之意。
屈原早年即因学问渊博和长于辞令而一度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曾任为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先振兴楚国而后统一天下。结果,上官大夫靳尚、南后郑袖、公子子兰等,联合起来攻击屈原联齐抗秦外交政策。昏庸贪婪的楚王终在内惑外骗中背齐和秦,于公元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把激烈主张联齐抗秦的屈原放逐到汉北(今湖北、河南交界一带),是年屈原39岁,正当盛年他和祖国一起走向不可复回的悲剧之路。待到楚怀王觉察受骗,一气之下去攻打秦国,却遭秦与齐的夹击惨重挫败。这时楚怀王才想起起用屈原。屈原爱国心诚不计旧怨,受君命出使齐国和好,事成归国。时隔不久,秦强召楚怀王亲到秦地武关(今陕西商南县西北)会秦昭王。楚怀王不听屈原的苦苦哀劝,听信庶子子兰的怂恿亲去武关,一入关即被秦兵生擒,5年后客死于秦。顷襄王即位后又轻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到鄂渚(今湖北武昌县境内),继而更加远逐到溆浦(今湖南中部)。当屈原负冤含悲走到湘水附近的汨罗江时,闻迅秦将白起率兵攻下楚都郢城(今湖北荆州至当阳间),想到国破家亡自己已报国无门,美好的政治理想已完全破灭,断然怀石沉江以身殉国,享年63岁。其时为公元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夏历五月初五日。综观屈原的一生,诚如四川秭归屈原祠衣冠冢内柱的楹联所说:“千古忠贞千古仰,一生清醒一生忧。”其人虽已远,其精神却永存。古来凭吊屈原、歌咏屈原之作不知凡几,有人崇仰其不朽的爱国情操,有人为他的孤忠抱不平。这首诗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吊灵均》将热爱祖国人民的情怀和民族特色的艺术相统一,抒发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这两句写汨罗江水的深沉万古不变,但它淹没不了骚人屈原的高风亮节。句中的“汨罗”,江名,在今湖南东北部,江有二源,一出江西修水县,一出平江县,古称汨水、罗水,西流至湘阴县入洞庭湖。据说屈原是自投汨罗而死。“骚人”,即骚体诗人,这里指屈原。屈原把中原传统文化和楚地民间文学艺术结合一体,创造了骚体这一新文学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化神州传说,塑造出许多鲜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热爱祖国人民的深刻思想和充沛激烈的情怀与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优美的艺术形式相统一,使屈原的《离骚》等作品,遂得与《诗经》并称,世代流传。上句极写出汨罗江的深远流长,为下句作铺垫,不管汨罗江有多深,年代有多么久远,而骚人屈原的道却永远也不会沉没,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屈原在他的《离骚》等作品中,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他的所谓“道”,就是他的政治理想,其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可见,屈原之道,是爱国之道,强国之道。在本诗的作者看来,这种“道”,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不管年代多么久远,是永远不会被尘土埋没,不会被江水淹没。屈原之道永存,屈原精神永存。

《吊灵均》这首诗采用了叠字的艺术手法,“明明”突显日之明亮、月之皎洁,借此映衬屈原忠君爱国之心。
“明明唐时月,应见楚臣心。”这两句承上句而来,意为从光辉灿烂的唐时明月就可以看到屈原那颗与日月同辉的心。句中的“明明”,明亮的意思;“楚臣”,指屈原。“楚臣心”,指屈原的爱国之心,与上两句中的“骚人道”是融为一体的。这两句与上两句相对应。上两句是从时间的久远来说明屈原之道永存;这两句则更进一步,从广阔的空间来说明屈原的一颗忠君爱国之心永在。这两句亦有所本。《史记·屈原列传》载:《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竦;濯淖于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在唐代,诗人借日月来抒怀,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作者将皎皎日月与屈原的爱国之心联系起来,更具有诗情画意和深刻含义。
这首诗简洁、明了,含义深刻。短短二十字,将屈原的忠君爱国的道义作了充分的褒扬,把它看成是与宇宙同在。俗语说“公道自在人心。”屈原自投汨罗,是对楚国国王昏庸、奸佞当道,国将不国的无声抗诉,“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历代诗人无不凭吊屈原,一洒同情之泪。唐朝白居易《和万州杨使君》云:“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唐朝洪州将军《题屈原祠》云:“行客漫陈三酹酒,大夫原是独醒人。”宋代张耒《和端午》云:“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明代龚文选《仰屈原庙》亦云:“一生抱鲠骨,九死等鸿毛。独恨娥眉妒,汨罗涌怒涛。”等等,对屈原的遭遇十分同情,对屈原的人格十分推崇,和王鲁复的诗意如出一辙。
 

作者介绍

王鲁复
王鲁复字梦周,连江人。大历间献诗,得从事邕府。鲁复自高其才,尝谒郎中皇甫湜,久未获见,移书责之:“韩文公接贤乐善,孳孳不倦。公师其文,安可不师其道乎?自此当携酒吊文公墓,不及门矣。”湜乃谢之,在京师,尝草衣骑牛,闻台省有疑狱,白时相,愿往鞫...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情以斷何來共鳴、 的原文1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网友 ヅ复古ゝ范儿 的原文1

能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艺术境界,能给人以审美体验。这是各种艺术作品共性的要求。

网友 兽性大发﹌ 的原文1

有意思

网友 我不想逃 的原文1

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nice

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的原文1

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年少轻狂 的原文1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潇洒的笔法,记述了回乡之所见、所闻、所忆、所思,进而展现给读者一种隽美、淡淡的惆怅之感!

网友 年少无知的爱 的原文1

很精练的品评,老诗新意,尽发乎于肺腑。

词好,评好,鉴赏更好。

网友 ﹏針心1o0% 的原文1

自古深情惟一痴。,字字珠玑,相思一叙,一步一曲,一花一絮,君兮我兮,词工韵美,

网友 令人窒息 的原文1

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我就会这句

诗人一下笔就不同凡响,“弹痕”二字先把人带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叙述场景,似乎那地方硝烟还在,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浮现一个昔日战场的遗迹

【王鲁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