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
交关少交假,交假本生轻。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
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
子本频蕃息,货赂日兼并。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
岂惟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
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
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
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作品鉴赏】
《估客乐》表现了估客成为富商大贾的手段及历程,集中描写了当时商人的经商活动
唐代由于商贸的繁荣,商人生活也就成为文人笔下常用的题材。在这一类作品中,中唐诗人元稹的《估客乐》是优秀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六十八句,洋洋洒洒三百余言,深刻表现了估客成为富商大贾的手段及历程,集中描写了当时商人的经商活动各个方面,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史诗”。元稹作为中唐现实主义诗人,把商人生活写人自己诗中,并由衷地称赞了商人经商活动,这种崭新的生活内容是以前根本没有的。所以也就决定这首《估客乐》有着不同一般的文学价值。
元稹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统治阶级内部分崩离析,所谓“无地不藩,无藩不叛”,封建割据,背离朝廷,各自积蓄力量,间机逐鹿中原,形成拥兵割据的藩镇与朝廷长期对抗;而朝廷之内,牛李党争不息,宦阉专权迭起,奸佞当道 ,忠良不用。尤可惮者,外患日重,回纥吐蕃,不时侵入,可谓是内外交困,矛盾重重。也正是这样一种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加深,终于导致了唐末黄巢大起义,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元稹生活于这样一个黑暗的动荡的历史时代,他的目光是直面社会人生的。所以,在元稹留下来的诗集中,有大量的重用古题和新题乐府的诗歌,这些诗歌,题材广泛,反映揭露现实深刻有力,如其中古题乐府《田家词》、《织妇词》、《估客乐》、《采珠行》,无不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和讽喻性。而《估客乐》则是更具特色内容的一首古题乐府诗。
《估客乐》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本,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深刻
《估客乐》为乐府旧题,系乐府西曲歌名,《乐府诗集》中的《估客乐》,传为齐武帝萧赜所作。至梁改为《商旅行》。估者,贾也,估客,指贩运商品进行贸易的行商。中唐一代,不少诗人写过《估客乐》,而最负盛名的则是元稹的《估客乐》,究其原因,则是诗人所处为中唐时代,而又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本,故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真实深刻。《估客乐》集中写了那个时代商人生活与商业活动,是一幅形象的中唐商贸生活图画。诗歌全面介绍了商贾的经商之道,经商之法、经商之算计辛劳与成功喜悦,使读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当时也就是唐中后期商贸生活的突出特点,乃至了解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此联前两个分句中的“浅浅”、“弯弯”、“甜甜”、“闪闪”四处叠字的运用,不仅自然生动,而且音韵和谐,这无疑对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