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听萧君姬人弹琴

朝代:唐代     作者:卢仝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二物各一处,
音韵何由传。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底生流泉。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昭君可惜嫁单于,
沙场不远只眼前。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形魄散逐五音尽,
双蛾结草空婵娟。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
金尊湛湛夜沉沉,馀音叠发清联绵。主人醉盈有得色,
座客向隅增内然。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苏堇小姐”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卢仝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性格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早知如此-宁不相识 的原文1

拂衣屡命请中废,月照书窗归独眠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淡忘那伤 的原文1

而用韵、用声的讲究,只是处于较次的地位。本人非不懂诗韵,相反,自有一套比《平水韵》更严格,因而更和谐的诗韵(参考了保留很多古音韵的广州话自编),只是尚未成熟,从不示人。如有谙熟各地方言的行家里手,愿与一起探讨,从而总结出一套既符合普通话音韵特点,又与众多方言尽可能适应的新诗韵,则是不负诗坛盛世,“齐为梦圆多出力”。

昭君可惜嫁单于,沙场不远只眼前太美妙了

网友 :倾情演绎↘ 的原文1

我学过

无风质气两相感,万般悲意方缠绵诗情画意啊

弹琴人似膝上琴,听琴人似匣中弦 真猛

网友 换我一世繁华 的原文1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网友 ❤我不用网名了 的原文1

二物各一处,音韵何由传,太美了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孔子怪责颜回瑟,野夫何事萧君筵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诺安小纯。 的原文1

主人醉盈有得色,座客向隅增内然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跳跃指间的幸福 的原文1

谁如果乱改诗句,小心我让雷劈死你!

风梅花落轻扬扬,十指干净声涓涓good

网友 敞开心扉゛任伱伤° 的原文1

形魄散逐五音尽,双蛾结草空婵娟,我超喜欢

金尊湛湛夜沉沉,馀音叠发清联绵,完美

网友 恩、想伱了╰╮ 的原文1

初时天山之外飞白雪,渐渐万丈涧底生流泉棒棒哒

网友 黄柯一梦,花开梦散 的原文1

纵观全联,笔为情动,景为情生,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网友 ♧是你幸福的温存 的原文1

关山险隔一万里,颜色错漠生风烟真是让我感叹啊!

蔡琰薄命没胡虏,乌枭啾唧啼胡天我要背下来。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我只抄诗句!

中腹苦恨杳不极,新心愁绝难复传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个人、独舞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卢仝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