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塞遥。劳歌此分首,风急马萧萧。
注释
“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作品鉴赏】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的背景材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人何以在长亭送别、借瓢酒消愁的原委。然而诗人没有久久沉湎在离愁别苦之中。中间四句笔势陡转,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骋目远望,南面是主峰高耸的西岳华山;北面,隔着黄河,又可见连绵苍莽的中条山。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从写景看,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和中条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因为其中有动势──在浩茫无际的沉静中显出了一抹飞动的意趣。诗人把目光略收回来,就又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便是黄河,它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
《夜行次东关逢魏扶东归》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
“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真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这里,诗人连用四句景句,安排得如巨鳌的四足,缺一不可,丝毫没有臃肿杂乱、使人生厌之感。三、四两句,又见其另作《秋霁潼关驿亭》诗颔联,完全相同,可知是诗人偏爱的得意之笔。《夜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从修辞上来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归”字写出来“残云”对太华山的依恋;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诗人用“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山和中条山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静中有动,意趣盎然。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并不感兴趣,时刻惦记着去过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联家采用了自对、叠字、复辞等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得联语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动,全联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