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真子无私自不栽,
感得一株阶下出。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二月三月山初暖,
最爱低檐数枝短。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清阴独步禅起时,
徙倚前看看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像木偶的眼睛、即扑朔迷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人,今属浙江吴兴。皎然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浮世之绘 的原文1

词人笔下的千回百转的词意,表达了对仙女湖神奇美景以及仙女湖故事传说的赞叹。词中"晴雨、云鹤、碧波;水绿、风泪、山醉;夜幕、梦秋、紫菊;番台、仙女、船对。"用词可谓秀巧,不失为当今唱山唱水之佳品。

网友 原来~路灯也是那么美 的原文1

用词精辟,寓意明确令人信服。

网友 ゛独家记忆〃﹏ 的原文1

古诗作者大都对事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洞悉,对抒发的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和深沉的感受,不作无病呻吟。对场景的描写,要观察细致、深入,有过人的直觉力,方能抓住特征,形成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十字,用大写意的手法,呈现边塞风光的图景,意境高远、宏阔。

网友 -念念卟忘 的原文1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泪、无休止 的原文1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肆意n1的温柔 的原文1

有木简短一点的赏析

网友 最初的回归线 的原文1

实属寻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对子,既对且工,炉火纯青,天衣无缝,至真至美。

网友 莫名其妙哭了哭了.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当习惯变成依赖。 的原文1

点赞!

网友 我就假装相信你了 的原文1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完美

网友 灵风 的原文1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我超喜欢

网友 无缘ぃ 的原文1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的原文1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喝醉醉醉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调情而已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罂粟花ー样 的原文1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幽灵染色体ヤ 的原文1

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拜托小姐 的原文1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皎然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