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柳含烟·河桥柳

朝代:唐代     作者:毛文锡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哥、入戏太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注释
⑴乐府二句——意思是乐府中,将《折杨柳》这类的诗作为乐曲歌唱,人们听了,又能使别情离绪时时泛起。横笛:笛子横吹。梁代古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⑵金门——汉宫中有“金马门”,此指天子所居之地。天恩:皇恩。郭茂倩《乐府诗集》于白居易《杨柳枝》二首作序曰: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乃作杨柳枝辞,以托意,曰:“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如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瞩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辞,帝问谁辞?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时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困东使命取两枝,植于禁中。故白居易又为诗云:“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此词中的“近天恩”,取意于白居易之诗。

 

【作品鉴赏】

《柳含烟·河桥柳》由折柳送别咏开去,似有不遇之感,用笔含蓄,词意晦涩
这首词由折柳送别咏开去,似有不遇之感,用笔含蓄,词意晦涩。

作者介绍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旧忆如梦 的原文1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棒棒哒

网友 0 的原文1

哇哇哇太好了

网友 结,解不开、 的原文1

这一警句有多气魄有多雄浑有多激励人心的话,你想一想毛泽东那一句“残阳如血”的意象,再想一想中国古代“夸父

网友 搁浅、回忆 的原文1

好 不错,哈哈

网友 ※欧美式·叙说 的原文1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诗人一下笔就不同凡响,“弹痕”二字先把人带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叙述场景,似乎那地方硝烟还在,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浮现一个昔日战场的遗迹

网友 那些年 的原文1

好诗情画意啊!!!!

网友 阴霾深处 的原文1

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太美妙了

深情厚意;十分动人

网友 变成沙砾 的原文1

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good

网友 浮世之绘 的原文1

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千古名句

网友 与世丶隔绝 的原文1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网友 红颜祸水 的原文1

乡土味十足,象随手沾来,得心用手,备感亲切熟悉。

巧联地名人名使古今贯通,意蕴衔接。如《长沙》全词一连嵌入了屈原、曾国藩、毛泽东、马英九、雷锋等22位长沙名人和过客。字字担纲,典典精确,高坡注马又珠连壁合。又如《沁园春*共合基石—黄兴故居》连续嵌进了广州、汉阳、长沙、日本、花岗、石城、南北七个地名。高度概括了黄兴的足迹所至,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

【毛文锡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