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秋夜

朝代:宋代     作者: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知道被疼是一种娇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依然是那么明亮。

 

【作品鉴赏】
《秋夜》夜久”更突出了诗人因寂寞、孤独而久久不能入睡的苦痛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两句紧扣题目“秋夜”,写深夜“无眠”之状。首先诗人交代了因秋气萧瑟凄清“无眠”的客观原因。一个“清”字,不但表现了自然之秋凉,而且借此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之凄凉。接着的“烛花频剪欲三更”,紧承“夜久”而来,诗人却选择了“频剪烛花”这个典型动作,把心绪寄寓在“剪”这一动作上。“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正如杜甫在《独酌成诗》中写道:“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既然灯花是喜事的预兆,诗人为何要“剪掉”,而且是“频剪”,从这一连续的动作中,我们不但感觉到诗人没有对灯花报有消解愁绪的希望,而且感受到的恰是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频剪”即多次剪除,表现出了诗人不安而焦虑的心理过程。“烛花频剪欲三更”中的“欲三更”,不但呼应前句的“夜久”,更突出了诗人因寂寞、孤独而久久不能入睡的苦痛。接着的“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里诗人由叙事而进入写景。如何排遣这无尽的孤独寂寞呢?第三句“铺床凉满梧桐月”,就是说,还是睡觉吧,也许还能忘记这无尽的孤独和寂寞。可是,走到床边,却看到低眉床上铺满斑驳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树影。其中一个“凉”字,不但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渲染了天气之凉,而且更烘托出诗人心境的孤寂与凄凉。

《秋夜》语言浅显而情感深厚,在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结句“月在梧桐缺处明”,诗人以景结情,表面写“景”,实则思念之情,孤独之感蕴含其中。从审美意象的选择来说,“梧桐树”是对秋天来临最为敏感的一个树种,即人们所说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在诗歌中,往往用来象征一种凄凉的思念之情。正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同时在《鹧鸪天》中又写道:“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这些都是表现出了愁苦的情绪。同时,诗人也选择的“月”这一审美意象。这与唐代诗人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时的诗人,新愁旧绪交织于心,又哪能安然入睡啊!从写作视角来看,诗人把场景由室内转而室外,由“铺床凉满梧桐月”中的“月”而来,诗人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一以贯之,顺势而下,进一层地表达了望月思人的情感。其中,“梧桐缺处”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而感到寂寞惆怅之情,酸楚之感。可以说,这“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两句是景中情,不言“愁”字,而句句含“愁”。
总之,朱淑真《秋夜》这首绝句,语言浅显而情感深厚,在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同时,诗歌不但意境高远,而且情感深长,真正体现出诗人词作的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忧怨悲愤,跌宕凄恻的特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年),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三生三世 的原文1

我要背下来。

网友 半个灵魂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网友 白纸上的旋律 的原文1

一直在学诗 从小就学诗 很有意思

网友 依然〆如此 的原文1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

网友 谜人的笑脸 的原文1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

网友 吢碎ゞ是太傻 的原文1

特地来看看原作。这种精致优美的写作手法,

网友 时间糖果 的原文1

不错,很有帮助

网友 心、归何方 的原文1

good

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的原文1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

网友 换我一世繁华 的原文1

这首诗好美啊

【朱淑真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