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干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芳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呼吸不住的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干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芳圃蕙①非吾耦②,付与骚人定等差。

注释
①江蓠:古书上说 一种香草。蕙:蕙兰,初夏开花,有香气,供观赏。

②耦:两人并耕,这里指同列。

 

【作品鉴赏】
《三花斛三首·右兰花》右兰花在冰天雪地里竞相绽放,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的情操的愿望

“偷”,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拟人,赋予了兰花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兰花在冰雪中绽放而鲜为人知;“乱”,这里是“纷纷”的意思,写出了兰花从冰冻的地面竞相绽放吐嫩芽的勃勃生机。表现了兰花不畏严寒的品性,抒发了作者的惊喜、赞赏之情。比喻,尾联中兰花认为江蓠和蕙兰虽然也有清香,但因在文人那里有等次之分,故不屑与二者为伍,借兰花自己的议论来表现兰花高雅、圣洁的品性,显得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右兰花在冰天雪地里竞相绽放,虽然鲜为人知,却充满了勃勃生机,这表现了右兰花具有不畏严寒、高雅圣洁的品性。尾联借右兰花因为江蓠、圃蕙任凭文人骚客评价定级而不屑与之为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追求高洁的情操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我不用网名了 的原文1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我要背下来。

网友 24Time`L 的原文1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网友 变形金刚 的原文1

学习学习

网友 第九朵云 的原文1

“撩开”和“驶入”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精准,动感相当强烈,正符合电动快艇这一物象。

网友 向前看 的原文1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网友 非礼×勿视 的原文1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网友 原来~路灯也是那么美 的原文1

观察观察

江芳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意境太深了

网友 两个人的烟火 的原文1

这首词通俗易懂,读后使人振奋,胸襟开阔,值得学习推荐。

网友 兵慌马乱 的原文1

诗的好坏,不在于思想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发自真情,以及这种出自真情的吟唱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境界高的诗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好诗无容置疑,但境界这个概念,空泛得很,有些诗,你很难界定或比较其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干家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空格 的原文1

善用叠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如《永世酬恩》全词竟鬼使神差用了104个叠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情真意切。将从李清照处学来的叠字推到高峰,可谓出神入化!

网友 万丈红尘- 的原文1

好 不错,哈哈

网友 恩、想伱了╰╮ 的原文1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这句妙不可言

【杨万里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