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久在外客居,头发已经白了,独自一个人坐船从桐庐回到钱塘。东方的一轮新月还很暗淡,那是因为西面的落日的余晖还没有完全褪去。钱塘江上强劲的风使江面波浪很急,远处龙山脚下人家的炊烟只能隐约看到。时不时还能听见沙洲上的飞雁因为躲避人,一个一个鸣叫着匆匆飞去。
【作品鉴赏】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从桐庐乘着扁舟独自归来,表现出思归之情非常殷切
这首诗作于由桐庐(今属浙江)经钱塘江回杭州的途中。作者曾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诗题“归钱塘”,示钱塘之居,已经很久,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看待了。
诗的开头“久客”两句,是说:长久客居外地,不觉已经出现花白的头发了。此刻从桐庐乘着扁舟独自归来,表现出思归之情非常殷切。三四两句:“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从时间着笔,示傍晚舟中所见。这两句自然清颖,富于理趣,表面上信手拈来,实由洗练而出。时当上弦,新月已上,在落日余晖的映衬下,天空中浮起了一弯眉月,而此时天边霞彩,却显得绚丽可爱。澄江如练,余霞成绮。虽然新月还未能朗照,却也带着些淡淡的晴彩了。东天的如眉初月,西天的夕阳在山,人在舟中,俯仰成趣。
五六两句,是从经过的山水着笔,写归途景物。时近黄昏,晚风渐紧,渔浦边上已聚集了渔舟,暮潮也随着兴起。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晚泊渔浦》五六两句是从经过的山水着笔,写归途景物
江岸那边的龙山一带,升上了阵阵些微的炊烟,远方也见到星星的灯火。天空渐渐呈现了暮色,作者所乘的船儿,也便停泊了下来。七八两句:“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在泊舟之后,听到沙洲上已有落雁的声音。在草木黄落的深秋,鸿雁是惯于南飞的。现在一行行南飞的归雁,已在寻求它们歇宿的地方了。作者于凝静中看到“平沙落雁”的情景,而所见之景、所闻之声,却都是动态,这些景象,使作者更生思归之情。这两句和诗的起笔相应,显示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全诗作意,正在于一个“归”字。
这篇五律,思致清远,刘贡父《中山诗话》说:“潘阆诗有唐人风格,仆谓此诗,不减刘长卿。”刘长卿在唐代被称为五言长城,其诗句如“离人正惆怅,断月愁婵娟”(《宿怀仁县南湖寄荀处士》)、“石横晚濑急,水落寒沙广”(《浮石濑》),皆与此诗相近。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这首诗好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