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道间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处女空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枝头的花已经开败,莺啼的声音也渐渐稀残;桑树上叶子渐渐稀疏,蚕也作茧三眠。梅雨季节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秋时候天气常常乍暖乍寒。我在小村的酒店停下,喝着薄酒,没有选择的余地;住在旅店里,在墙上题诗,也只是偶然。只要心境怡然,全然没有尘俗杂事;即使天天粗衣淡饭,也悠闲自乐宛如神仙。
注释
⑴乍寒乍暖:忽冷忽热。
⑵麦秋:麦收,粮食成熟为秋。
⑶村垆[lú]:乡村酒店。
⑷邮:驿站、旅舍。
⑸方寸:指心。
⑹怡怡:和悦顺从。
⑺粗裘[qiú]:粗布衣服。
⑻粝[lì]食:粗米饭。
⑼地行仙:原是佛典中记载的长寿佛,后指人间安乐长寿的人。
 

【作品鉴赏】
《道间即事》写旅途所见,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闲适容与的心情及随遇而安的处世观

这是一首纪行述怀之作。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刻画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描述了恬淡闲适的行旅生活。诗一起句,就选用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点明了季节。“花”是春天的象征,“花枝已尽”用一“尽”字,写出了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莺”是报春的鸟,“莺将老”用一“老”字,说明雏莺渐长,啼声衰谢,春天已经归去。此中未遣一字表示感情,但已含有对韶华易逝的惋惜之情。次句又转换镜头,映出“桑叶渐稀”的画面。“渐稀”并非凋零,而是被采摘殆尽,这说明蚕要进入不食不动的眠期了。“蚕欲眠”以季节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在初夏行经江南农村的情景。 
“梅雨”是江南初夏特有的气候。诗人抓住这一季节特点,抒写路途境况,渲染初夏的气氛。黄梅雨是下一阵停一阵,行人还能在间歇中赶路,用“半湿半晴”形容梅雨天气的道路,十分贴切。要是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将另是一景。由于时下时停,阴晴不定,天气便是忽冷勿暖;这种“乍暖还寒时候”,正是农历四月麦收季节。诗人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为易于感知的意象,称之为“麦秋天”。《初学记》卷三引汉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唐罗隐《寄进士卢休》诗:“从此客程君不见,麦秋梅雨偏江东。”此虽指事不同,而光景仿佛。
上两联写景,突出了时令特征,而且用对偶句式,把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互相衬托,像电影中的“叠印”镜头,将江南乡村的初夏景色刻画得鲜明生动。作者还把养蚕和麦收等农事活动摄人诗中,不仅丰富了季节感,同时也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道间即事》通过“已”、“将”、“渐”、“欲”字,说明时间推移,把各种动植物的生态由静止转向流动,夹杂入自己惜春的淡淡情思
下两联转入叙事抒怀。诗人在梅雨时节赶路,已见羁旅行役之苦。走累了,也只能在乡村酒店歇歇脚,饮几杯水酒解解乏,更显出沉滞下僚,仕途奔波之艰辛。“谁能择”一句反问,深化了意境,隐隐露出蹭蹬失意的情怀。逆旅生活的另一侧面也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恬然自适的心境。在邮馆客舍的墙壁上,即兴题诗,把偶然的感受信手写出,只不过是为了排遣旅途的寂寞,消除心头的郁闷。旅人皆然,己亦如是。“尽偶然”与“谁能择”相对应,用全称判断加强语势,蕴含着不得不随俗浮沉,与时俯仰的衷曲。
尾联笔意洒脱,诗人决心丢开烦恼,以旷达求解脱。““怡怡”一词,用意精到。《宋史·隐逸传·宗翼》:“隐而不仕,家无斗粟,怡怡如也。”诗人仕途坎坷,生活清苦,但还有“粗裘粝食”,自然应无怨尤。结句以“地行仙”自喻。自居易《池上即事》:“身闲富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作者在尾联直抒胸臆,以作收煞,说自己虽然劳累途路,但心中怡然,毫不把得失萦绕胸中,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食,仍然恬淡无忧,犹如地行仙一样。这一联有意撇开行路的苦楚,故作达语,这也是宋诗常用的手法。
这首《道间即事》诗用白描手法,把眼前常见景象组合人诗,不堆砌辞藻,写得简淡而不近俗,在宋诗中是很有情味的作品。此外也寄托了作者仕宦不达,有志未酬的感慨,也表现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精神。
【名家点评】
陈衍《宋诗精华录》:“数诗造句,皆能自具炉锤者。”

作者介绍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阴霾深处 的原文1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网友 不闻不问 的原文1

对仗工稳,巧构出彩

网友 ╄→简简单单&iove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恩及若离 的原文1

吟唱得相当清雅动人。文笔优美,音律和谐,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两个三言句的对偶又十分精彩,

网友 苏堇小姐 的原文1

把黄河儿女的豪情奔放、阳刚之气充分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

网友 姠ㄖ葵、旳傷 的原文1

一句一意,前紧后松,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温柔的慈悲 的原文1

洋洋洒洒,词义委婉,缠绵动人,读之令人荡气回肠,用词考究,表达意境完美无瑕,

网友 依然〆如此 的原文1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醉了累了 的原文1

都是围绕同一个思想主题展开的。这样,它就从内容上产生一种彼此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网友 未语先笑つ 的原文1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不再奢求╭ 的原文1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忘不了 的原文1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花样美男 的原文1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意境太深了

网友 情源于爱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黄公度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