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注释
①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
②震泽:太湖的古称。
③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名,是迄今仅存的古代水陆城门,始建于前514年(春秋吴王阖闾元年)伍子胥筑城时。
④閟(bì):掩蔽。
【作品鉴赏】
《吴松道中二首(其一)》对忠臣的死于非命,诗人表露了他的深沉怅惋之情
这两首诗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第一首写大雨泊舟。前面两联描写了泊舟所见之景。一个深秋的黄昏,诗人所乘之舟傍河(河浒)停泊。诗人站在船头,纵目四顾,发现周围是一片荒原世界。天寒、日落、荒原,不见人迹,唯闻狐狸在坟墓旁鸣叫着;不时从远处村庄传来阵阵犬吠声。诗人泊舟如此荒野之地的原因,下面一联就有交代,原来乌云密布,大雨将临,所以要赶紧靠岸,准备寻个地方避雨。第五句带出泊舟地点,是在太湖之上。两句说,停船靠岸时,诗人犹在饶有兴致地四面瞻望,这会儿,眼看大雨马上要倾盆而下,着了慌,赶忙帮助船家系住帆,争在雨前奔入盘门。徘徊在盘门中,观看着这并列的水陆两门,诗人想起了当初建此盘门的伍子胥,因此尾联便转入怀古。吴山,坐落在杭州西湖东南面,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又因吴国大夫伍子胥以忠谏死,浮尸江中,吴人怜之,立祠山上,所以又称“青山”。楚魂,在古代诗歌中常含有追吊古代楚人之意,然而所指则随所咏而异,这里则指伍子胥,他原是楚人,因父伍奢(楚国大夫)为楚平王所杀,故离楚入吴。阖闾之子夫差重用伍子胥大败越兵,雪了勾践杀父之恨。可是此后夫差非但不听伍子胥的忠谏,允许越国求和并北上伐齐,还赐剑命伍子胥自杀,以至最后国灭身亡。诗人因此想到,夫差固然咎由自取,而可惜的是伍子胥的忠魂,到后来还依恋着吴山。对忠臣的死于非命,诗人表露了他的深沉怅惋之情。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我要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