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摸鱼儿

朝代:宋代     作者:张继先

甚山灵、斗奇夸巧,悬峰遥献形似。仓船炉灶无封闭,零落车罗机履。山临水。任瓮杵、辘轳厩架俱闲毁。床棺尘委。更乐隐棋休,料闲真隐,三教忘宾主。
人都语,二十四岩佳致。来往溯流观指。目前景相纷虚幻,神仙家在何许。君莫取。这身世、山林朝市随缘遇。休论诡异。但总绝情缘,一空妍丑,觌面先寻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光。你的笑如海市蜃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甚山灵、斗奇夸巧,悬峰遥献形似nice

网友 -亲爱有多爱。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夜へ如此、 的原文1

任瓮杵、辘轳厩架俱闲毁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安于现状 的原文1

田园杂兴选杂感,文笔洒脱,心境辽阔,只有平和的心态相伴才会开心的生活,辞工韵佳,

网友 青春期盛花╮ 的原文1

但总绝情缘,一空妍丑,觌面先寻你,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逐點崩潰 的原文1

瞻仰英烈凭吊勇士正是要继承那一股“血肉长城谁可敌”的民族精神,当着“手提落日戍神州”的中国人在东海、在南沙、在所有国境线上威严行走时,一切入侵者能不胆寒么?

网友 做回自己 的原文1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网友 对你,我不屑一顾 的原文1

这身世、山林朝市随缘遇我喜欢

纵观全联,笔为情动,景为情生,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网友 |▍是不是你还爱莪 的原文1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网友 继续丶悲伤_ 的原文1

更乐隐棋休,料闲真隐,三教忘宾主意境太深了

网友 裙下之君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网友 涼透了的心ㄟ 的原文1

人都语,二十四岩佳致这句真好

网友 ㄨ梦で児ゞ 的原文1

床棺尘委,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潛意識失憶 的原文1

君莫取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止不住的想念. 的原文1

休论诡异,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夜,淒涼 的原文1

只有参悟透了格律诗词的种种规则和特质,才能爱之深、护之切,增强遵循、掌握、呵护它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网友 遗日惜时 的原文1

太有诗意了,有韵,喜欢

网友 坠落、 的原文1

目前景相纷虚幻,神仙家在何许,尼玛,太赞了

网友 ﹏無从吿白 的原文1

山临水我要背下来。

网友 ∝空洞的美 的原文1

仓船炉灶无封闭,零落车罗机履太美妙了

来往溯流观指,这绝对千古名句

【张继先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