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齐天乐(左绵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藏鸦柳暗。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
孤怀谁与强遣。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征途自厌。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由天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不错,很有帮助

网友 开不了口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网友 所谓对与错 的原文1

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安于现状 的原文1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网友 情以斷何來共鳴、 的原文1

诗的好坏,不在于思想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发自真情,以及这种出自真情的吟唱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境界高的诗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好诗无容置疑,但境界这个概念,空泛得很,有些诗,你很难界定或比较其

网友 你知我在 的原文1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停在昨天 的原文1

藏鸦柳暗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我们的、回忆 的原文1

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万丈红尘- 的原文1

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我叫Man 的原文1

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我喜欢

网友 滟丽玫瑰`呮剰伤? 的原文1

能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艺术境界,能给人以审美体验。这是各种艺术作品共性的要求。

网友 秀色可餐,/* 的原文1

此律虽没有深奥的文字、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淺意深,且深具感染力。一般普罗大众也都看得懂,更易引起共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吧!以上这点就是我推介此律的最大因素。朋友们!当您读完全诗后,或许您也会感染到一股淡淡的惆怅之味,久久不去吧!

网友 蒲公英的半海 的原文1

征途自厌,尼玛,太赞了

古人在评词时有如下定论:词有表里俱佳,文质适中者。词中上乘也,有质过文后,也有文过质后;词中次乘也,有文无质者,也有质无文者;诸词中之下乘也,有质亡而无文者。也是我们习作之人谨记之言。

网友 如果混是一种生活 的原文1

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蒳殇、狠鎂 的原文1

孤怀谁与强遣,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寂寞下着雨≯ 的原文1

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就当我任性 的原文1

分析的太美妙了

网友 哭也要有君子的风度 的原文1

把黄河儿女的豪情奔放、阳刚之气充分体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襟怀。

【陆游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