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采莲(歇拍)

朝代:宋代     作者:史浩

其间有洞天侣,思游尘世。珠葆摇曳。华表真人,清江使者,相从密议。此老遨嬉。我辈应须随侍。正举步、忽思同类。十八公、方耸壑,宜邀致。夙驾星言,人争图绘。B146来鄞山甬水。因此崇成,四明里第。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 ̄呼吸不住的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给力的青春~~已远去 的原文1

B146来鄞山甬水,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专属回忆ヽ 的原文1

十八公、方耸壑,宜邀致,我超喜欢

网友 难以释怀灬 的原文1

全联主题鲜明,情景交融,对仗工稳,巧构出彩。因而,这无疑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现代纪实佳联。

网友 与世丶隔绝 的原文1

我辈应须随侍我要背下来。

网友 恋曲' 的原文1

珠葆摇曳棒棒哒

而用韵、用声的讲究,只是处于较次的地位。本人非不懂诗韵,相反,自有一套比《平水韵》更严格,因而更和谐的诗韵(参考了保留很多古音韵的广州话自编),只是尚未成熟,从不示人。如有谙熟各地方言的行家里手,愿与一起探讨,从而总结出一套既符合普通话音韵特点,又与众多方言尽可能适应的新诗韵,则是不负诗坛盛世,“齐为梦圆多出力”。

网友 ζ伊人枉断肠 的原文1

夙驾星言,人争图绘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若思若想 的原文1

作品中有许多对仗句式,构成对称美和均衡感。律诗中的的颈联、颔联要求对应字词性相同,构成对称美。对称、均衡的事物是符合自然原理的。诗词之对仗,并非绝对对称,是具有对比的相称,是动态的平衡。因为除了词性相同外,还要求平仄的对比,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美和铿锵变化的韵律感,平仄的交替变化,一张一弛,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中的押韵,更由于字音和谐而引起听觉的愉悦。

华表真人,清江使者,相从密议good

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的原文1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网友 不知道想的是不是伱* 的原文1

词通俗易懂,且切题、切情、切时。不失为佳作。

网友 ↙◤莂說ぃ↘ 的原文1

其间有洞天侣,思游尘世诗情画意啊

网友 记忆、格式化 的原文1

田园杂兴选杂感,文笔洒脱,心境辽阔,只有平和的心态相伴才会开心的生活,辞工韵佳,

网友 '、痛彻心扉. 的原文1

因此崇成,四明里第,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佳人有约 的原文1

打酱油~~~

网友 搁浅、回忆 的原文1

此老遨嬉太美妙了

网友 任凭猥琐沸腾- 的原文1

要尊重诗人

网友 有你更精彩 的原文1

我只抄诗句!

温柔的南风在湖面上送来了波绿的水波,水波清沥透彻,风自已感动的流下了热泪,黛墨似的被水环绕的群山也陶醉了。但词人用轻盈的笔锋一转,道出了浪起、水绿、风泪、山醉的真正原因,原来是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仙女湖畔,她们婀娜多姿的舞姿让这里山、水、风都醉了。

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的原文1

正举步、忽思同类真是让我感叹啊!

【史浩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