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水龙吟·落叶

朝代:宋代     作者: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残花飞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

注释
1.水龙吟:词牌名,姜夔词注“无射商”,俗名越调。双调一百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
2.晓霜:早上的霜露。著:附着。
3.望中:视野之中。故国:指南宋故地。
4.萧萧渐积:化用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之句。萧萧:草木摇落之声。
5.纷纷犹坠:意谓落叶片片飘坠。化用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纷纷坠叶飘香砌”之句。
6.门荒径悄:意谓落叶掩埋了门庭路径,一片荒凉寂静。
7.渭水风生:化用贾岛、周邦彦诗词写落叶。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周邦彦《齐天乐·绿芜凋尽台城路》:“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婉转。”
8.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描写落叶。
9.秋杪(miǎo):暮秋,秋末。杪,树梢。引申为时月的末尾。
10.重(chóng)崖半没(mò):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11.尽出:全是。
12.题红:指红叶题诗事。范摅《云溪友议》:“中书舍人卢渥,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渥后亦一任范阳,独获所退宫人。宫人睹红叶而呈叹久之,曰:‘当时偶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验其书迹无不讶焉。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13.杳杳(yǎo):幽远貌。
14.宫沟:皇宫之逆沟。
15.螀(jiāng):蝉的一种。
16.飞鸿:指鸿雁。
17.乱影翻窗:树叶乱落于窗前。
18.碎声:此指落叶之声。砌:台阶。
19.吾庐:我的家。甚:何。
20.只应:只是。
21.满庭谁扫:意谓无人扫落叶。白居易《长恨歌》有“落叶满阶红不扫”之句。

 

【作品鉴赏】

《水龙吟·落叶》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无限心事,隐藏其中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水龙吟·落叶》下片转而抒情,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句句是故国之情

上片着力于写景,下片转而抒情。“前度题红杳杳”,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宫的冷落。《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而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这一典故运用得十分巧妙。“前度”说明象从前那样宫女题红之事已不再见,借故宫的冷落暗寓朝代更迭。前两句为虚写,“啼螀未歇”以下六句则是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正衬出词人难耐之痛楚。词人此时心绪烦乱哀感涌流,但词人却以“此时怀抱”四字一笔带过,言有尽而意无穷。“乱影”返回写眼前之秋景秋情。回步屋内,独坐客舍,秋夜寂静,又见无数黄叶乱落窗前,听见落叶之声敲打台阶。无尽无休,词人已无计可以避开秋声。和上片“纷纷”二字相呼应,以“碎”字形容落叶之声,意新句秀。“愁人”不单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了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四溟诗话》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句到位,确能产生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此词结尾“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留下“空白”,词人是让读者自己通过想象加以补充。“满庭谁扫”字浅意深,悲愁中掺杂着惆怅,哀怨中挟带着孤独,复杂的情感,也难以卒言。
此篇咏落叶之词,以落叶为契机,“以故国凄凉早”为意脉,驰骋神思,虚境实写,融景入情,故而句句写落叶,却句句是故国之情,收到了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的效果。词人运用娴熟的笔法,使主观和客观融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故国之思表达得自然而深刻。

 

【名家点评】

1.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词则》:笔意幽冷,寒芒刺骨。其有慨于崖山乎?结语寂寞。
2.近代词论家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见落叶而伤秋,词人每有此感。但碧山忠爱于忱,出于不容己,故词中“宫沟”、“故国”,触处生悲。“渭水”、“洞庭”句引乱愁于无次,“山路无人”句叹劫后之萧条。下阕因落叶而动乡思,断燕残螀,同其凄韵。此词“洞庭”七句及“前度”以下五句颇警动。
3.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起从未落叶说,是题前著笔。
4.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水龙吟·落叶》,构思与其他咏物词有所不同……这首咏落叶的《水龙吟》则是从整个国家的灭亡来抒写这万叶萧疏,飘摇零落的现实。
5.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常国武《读〈花外集〉卮言》:例如《水龙吟·落叶》,上片先写自北向南的广大地域中秋末之凄凉景象,由此引发故乡之思,然后再具体描写入夜之后旅寓“乱影翻窗,碎声敲砌”的孤苦情景,而以“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作结,点出怀乡之情。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筱芸《碧山词研究》:从此词的时间脉络看,词人客舍怀乡(故国又有故乡之指)是实,其意绪氛围体验是虚,却隐实就虚—着意层层渲染其“故国凄凉”之思和身世飘零欲归不得之叹。这种不得而悲,“故国凄凉”、纵归更悲的悲苦情境和意绪氛围,以及层层往复勾勒烘染的沉郁之势,使其超脱羁旅愁怀的实境层次,而具有传达词人所处时代情境和意绪氛围的径曲势远、由此及彼的艺术张力。
7.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员谢桃坊《宋词概论》:此词比其余的咏物词有更为浓厚的抒情气氛,从结句可知,它是词人在异乡之夜见落叶而怀念故乡的。情绪黯淡而凄苦,在想望中,故园秋风落叶,荒凉寂寞,词的过片用红叶题诗的故事,借以抒写往事不堪回首之意。秋夜的啼滥、哀鸿、枯叶的乱影、叶飘的细碎声响,它们都恰与词人的情绪相应,因而更思念故山了。

作者介绍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天师钟馗 的原文1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我喜欢

网友 傷丶怎麼僞裝 的原文1

好诗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太美妙了

婉约有致又不失高标自然的韵味。其词作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昭示多彩斑斓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以直抵生命彼岸的真善美。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我最喜欢这句

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nice

网友 早安,摩天轮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愚蠢的女人 的原文1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网友 你眼神里丶没有我ˊ 的原文1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尼玛,太赞了

网友 时间糖果 的原文1

此联前两个分句中的“浅浅”、“弯弯”、“甜甜”、“闪闪”四处叠字的运用,不仅自然生动,而且音韵和谐,这无疑对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溯宫沟、暗流空绕我就会这句

清新柔美、婉约细致!遥祝愉快!

网友 执情 的原文1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网友 遇之表白 的原文1

这首诗 好简单

网友 不想长大 的原文1

词通俗易懂,且切题、切情、切时。不失为佳作。

网友 往事不堪回首 的原文1

有意思

网友 ︶ ̄伪装°sunshin 的原文1

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我要背下来。

网友 烟圈里ら纯杰的爱恋 的原文1

前度题红杳杳如品美酒

网友 (+﹏+)~狂战♂无情 的原文1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我能背这句了

【王沂孙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