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永遇乐·璧月初晴

朝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⒈个自作多情的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上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可我也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
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注释
⑴永遇乐: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南宋陈允平始用平韵。又名《消息》。
⑵乙亥上元:乙亥,指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上元,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⑶李易安: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⑷不自堪:指不能忍受。
⑸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璧月,以圆形的玉比喻圆月。
⑹黛云:青绿色像眉似的薄云。
⑺春事:春色;春意。
⑻禁苑娇寒:皇帝苑园不许宫外人游玩,故称禁苑。娇寒,嫩寒、微寒。
⑼前度遽(jù)如许:意为再来临安时,局势变化如此之快。遽,急,仓猝。前度,指前一次;上一回。
⑽香尘暗陌:街道上尘土飞扬,往来车马很多。香尘,指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陌,街道。
⑾长是:时常;老是。
⑿断烟禁夜:断烟,指断火、禁火。禁夜,禁止夜行。
⒀宣和旧日:指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盛况。
⒁缃(xiāng)帙(zhì)流离,风鬟(huán)三五,能赋词最苦:意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人已衰老,所作词反而更觉痛苦。缃帙,书卷。流离,散失。风鬟,头发散乱的样子。三五,指旧历正月十五夜。
⒂江南无路:江南已沦陷。
⒃鄜(fū)州:州名。又作敷州。隋以后始专作鄜州。在今陕西省延安地区。现作“富县”。
⒄残釭(gāng):油尽将熄的灯。
⒅无寐:不睡;不能入睡。
⒆社鼓: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作品鉴赏】

《永遇乐·璧月初晴》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春之易逝、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

此词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谁主?”问得突兀,实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何堪对此。接着再写临安宫苑,湖堤天气,寒暖适宜,但却何匆匆乃尔,实悲叹春之易逝,国已沦亡。三接复以对句写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一结又“长是懒携手去”。心情可知,可心中的悲痛却少有人懂。上片最后“谁知”二句,在断烟禁夜气氛中,“满城似愁风雨”。这里是以景物作比喻。临安已沦陷,元朝统治者在彼发布命令,宰割人民,不能不使人悲愤。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用景语渲染气氛,并点明词中景物所处的时日,着重之处在于“春事谁主”这个主题。“璧月”,有“满月如璧”句(宋何偃《月赋》),月如玉璧之洁白、晶莹、圆满,以璧玉咏元宵之月,极为生动传神;月明则云淡,天青云色一体难分,故曰“黛云”,炼字亦考究。
 

《永遇乐·璧月初晴》写元宵节时常见春夜之景,追忆起都城临安往昔的繁华,今非昔比

这些都是元宵节时常见的景象,也是春夜里惹人爱怜的事物。但如今不知谁是这美好春天事物的主人。发此一问,字字千钧直截了当地楔入词的主题;紧接着“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从“禁苑”、“湖堤”二词看,可知写的是南宋都城临安;从“前度”(源出刘禹锡“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典)一词看,可判断词人在故都沦亡后还重来过。“娇寒”、“倦暖”,词人主观感受的写照;似乎“禁苑”、“湖堤”在词人看来都只觉有娇弱、倦乏之感。“遽如许”三字,好像从词人心底喷涌而出,字字玑珠,表示了事态变化之速,词人每想到此便心情异常沉重,从字里行间可见词人自哀痛之情。
写到这里,词人突然宕开一笔,追忆起都城临安往昔的繁华:“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此处描绘出昔日上元之繁华,如今却总是懒于与友人携手同游。“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谁料今日上元,元军宵禁,想游也不可得。“风雨”两字前加一“愁”字表明担心其夕有风雨,尚未即有风雨也;再加“似”字,则竟是本无风雨,而灯夕却冷落不堪,是由于人事所致。今非昔比,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 接下去,又叙起李清照当年情事:“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永遇乐·璧月初晴》时而写李清照,时而写辰翁自己,“赋词最苦”,一语双绾,二人皆然

写李清照南渡后,常忆起宣和年间的汴京旧事,每生物是人非,家国不在的感慨。她因国破、家亡、夫死而倦于梳妆,即使是逢元宵节,也是“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只能以哀愁的小词自慰,这是人间最苦之事。
刘辰翁时而写李清照,时而写自己,时而又叙起李清照当年。作者词中用李清照身份、情事、心绪说明的正是他自己,“赋词最苦”,一语双绾,二人皆然。
词的结尾,刘辰翁又写到自己:“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当时,抗元战争仍在江南一带进行,词人家在庐陵,欲归不得。他怀念家中的亲人,不免要像杜甫身陷长安时那样低吟“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一类诗句,以抒郁闷之情,但不知亲人们是否知道,词人无法入睡,只好对着残灯发愁,此时满村传来社祭的鼓声。元宵夜之社鼓,是农村于新春祈求丰年举行的常例仪式,感慨良多。
全词每小段都是先景后情,情景交织,疏密相间。两片末尾,均是大力铺写当时情景,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上片以此来勾起下片,下片末尾以景抒情,无限回味。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哥′认定就是你 的原文1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网友 一秒一幕 的原文1

辄不自堪我就会这句

网友 专属回忆ヽ 的原文1

古诗作者大都对事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洞悉,对抒发的情感有真切的体会和深沉的感受,不作无病呻吟。对场景的描写,要观察细致、深入,有过人的直觉力,方能抓住特征,形成意境。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十字,用大写意的手法,呈现边塞风光的图景,意境高远、宏阔。

网友 ^:情人节的西兰花 的原文1

特地来看看原作。这种精致优美的写作手法,

网友 遗日惜时 的原文1

既叙事,又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恰如一篇浓缩且诗化了的报告文学,是此联的又一大亮点。

网友 仲夏成霜 的原文1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尼玛,太赞了

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的原文1

竟也就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表达得那么给力,那么酷!于是,你一定信服得五体投地,这涂运桥也太有才了。

网友 春秋大梦 的原文1

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一缕牵挂 的原文1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太美了

网友 无解方程 的原文1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太美妙了

网友 冰若依 的原文1

上片词人写景,一出手将我们带入"晴雨江风吹万里,云鹤怡怩追洗礼"两句,江风习习,风景宜人,使人看到雨后日出晴空万里美丽景象,这一雨一晴,也让天边的云鹤在万里江天上,翩翩起舞,嘻气追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不由使人倍感人与鸟对自然的向往。更应了张志和(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另类感受。"洗礼"一词,在人们的现实中,一用于西方教堂,二用于大自然。前者为宗教,后者为自然。中国人千百年来都信奉大自然的洗礼。

网友 谎言一直存在- 的原文1

纵观全联,笔为情动,景为情生,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网友 兵慌马乱 的原文1

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诗情画意啊

网友 夕夕成玦 的原文1

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空虚人生 的原文1

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good

网友 恩及若离 的原文1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意境太深了

网友 关于今昔 的原文1

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谜人的笑脸 的原文1

词人笔下的千回百转的词意,表达了对仙女湖神奇美景以及仙女湖故事传说的赞叹。词中"晴雨、云鹤、碧波;水绿、风泪、山醉;夜幕、梦秋、紫菊;番台、仙女、船对。"用词可谓秀巧,不失为当今唱山唱水之佳品。

网友 妖颜惑众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北去候鸟 的原文1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我要背下来。

网友 寂寞街道′谁来领路 的原文1

瞻仰英烈凭吊勇士正是要继承那一股“血肉长城谁可敌”的民族精神,当着“手提落日戍神州”的中国人在东海、在南沙、在所有国境线上威严行走时,一切入侵者能不胆寒么?

【刘辰翁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