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贺新郎(三用韵寄旧宫怨)

朝代:宋代     作者:何梦桂

更静钟初定。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欲拨金猊添沈水,病力厌厌不任。任蝶粉、蜂黄消尽。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花似我,瘦应甚。
凄凉无寐闲衾枕。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孤负我、花期春令。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天尽处,悠悠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他不爱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何梦桂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孤负我、花期春令,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青春,还是倾蠢 的原文1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所以能感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是因为诗人在自己先受感动,有真情实意,方能以真情感染别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道尽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通篇未曾道出“情”字,却深情立现。

网友 渴望幸福感 的原文1

卷珠帘、人人独立,怨怀难忍,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情绪搜索中 的原文1

看夜深、紫垣华盖,低摇杠柄,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只付沉默. 的原文1

天尽处,悠悠兴这句真好

花似我,瘦应甚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这古诗好古老

对仗工稳,巧构出彩

网友 -当习惯变成依赖。 的原文1

不怕镜中羞华发,怕镜中、舞断孤鸾影,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情绪搜索中 的原文1

非常好!棒棒哒

网友 怪癖先生 的原文1

而用韵、用声的讲究,只是处于较次的地位。本人非不懂诗韵,相反,自有一套比《平水韵》更严格,因而更和谐的诗韵(参考了保留很多古音韵的广州话自编),只是尚未成熟,从不示人。如有谙熟各地方言的行家里手,愿与一起探讨,从而总结出一套既符合普通话音韵特点,又与众多方言尽可能适应的新诗韵,则是不负诗坛盛世,“齐为梦圆多出力”。

网友 承诺、成空 的原文1

凄凉无寐闲衾枕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花开雨下回忆痛 的原文1

好,点个赞!

网友 ◇◆除了爱╮ 的原文1

重拂罗裳蹙金线,尘满双鸳花胜,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滔滔人生 的原文1

学习学习

网友 (_少爷涐超赞つ 的原文1

留个脚印~

网友 灵气 的原文1

善用叠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如《永世酬恩》全词竟鬼使神差用了104个叠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情真意切。将从李清照处学来的叠字推到高峰,可谓出神入化!

网友 乐活青春 的原文1

简短精炼,言简意。对仗押韵,对称均衡。比兴手法,形象思维。语言贴切,情感真挚。谋求创新,新颖别致。志存高远,启迪智慧。

网友 告别式↘结束。 的原文1

任蝶粉、蜂黄消尽,完美

网友 名花有主 的原文1

欲拨金猊添沈水,病力厌厌不任意境太深了

网友 瞳孔里的阳光 的原文1

亭北海棠还开否,纵金钗、犹在成长恨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更静钟初定真是让我感叹啊!

【何梦桂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