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兰陵王

朝代:宋代     作者:李公昴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瘦得腰围柳弱。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
钗留去年约。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谜人的笑脸”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李公昴
李公昴,名昴英,宋代盘石人,又作名公昂,字俊明,宋代鄱阳人,词人,工词,曾以所作《摸鱼儿》一词送与太平州太守王子文而得名,而其作《兰陵王》中的「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蚕却」一句更是为后人称道,因而后世称之为「词家射雕手」,有《文溪...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狂战♂无情 的原文1

瘦得腰围柳弱nice

网友 落幕の蕜傷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意蕴上或空灵或充盈、或疏朗或稠密的均衡,格调上或委婉或昂扬、或恬淡或浓艳的均衡。

网友 令人窒息 的原文1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网友 一个纠结的小男人 的原文1

我要背下来。

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你眼神里丶没有我ˊ 的原文1

别来情绪恶我就会这句

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 ̄伪装°sunshin 的原文1

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ぺ泪中带着血 的原文1

阶除拾取飞花嚼意境太深了

网友 前路莫无知己- 的原文1

泪欲注还阁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夏末秋凉带点黄。 的原文1

春在深深院落我喜欢

碧云杳渺天涯各意境太深了

网友 孤单惯了″ 的原文1

深情厚意;十分动人

网友 不堪回首 的原文1

古人在评词时有如下定论:词有表里俱佳,文质适中者。词中上乘也,有质过文后,也有文过质后;词中次乘也,有文无质者,也有质无文者;诸词中之下乘也,有质亡而无文者。也是我们习作之人谨记之言。

钗留去年约真是让我感叹啊!

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如品美酒

挺好的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强

网友 說給自己聽、要堅強 的原文1

住春脚,我超喜欢

网友 烟圈里ら纯杰的爱恋 的原文1

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我要背下来。

网友 类似爱情 的原文1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便彩局谁堪,宝轸慵学怎么写出来的

燕穿幕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愚蠢的女人 的原文1

诗人一下笔就不同凡响,“弹痕”二字先把人带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叙述场景,似乎那地方硝烟还在,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浮现一个昔日战场的遗迹

网友 冇伱、旳黑夜 的原文1

真有才

网友 天师钟馗 的原文1

清明近太美妙了

【李公昴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