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鱼游春水

朝代:宋代     作者:卢祖皋

离愁禁不去。好梦别来无觅处。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软红尘里鸣鞭镫,拾翠丛中句伴侣。都负岁时,暗关情绪。
昨夜山阴杜宇。似把归期惊倦旅。遥知楼倚东风,凝颦暗数。宝香拂拂遗鸳锦,心事悠悠寻燕语。芳草暮寒,乱花微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复返的恋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卢祖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温州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北去候鸟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宝香拂拂遗鸳锦,心事悠悠寻燕语,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没那么简单 的原文1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对不起,我滚远了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心、比陶瓷要软 的原文1

遥知楼倚东风,凝颦暗数,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我不该o苡對愛死惢 的原文1

软红尘里鸣鞭镫,拾翠丛中句伴侣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不知道想的是不是伱* 的原文1

读起来声调抑扬顿挫,高低错落有致,犹如珠落玉盘,极富韵律美和艺术美。格律诗词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除了追求文学共性的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构思美、趣味美之外,其精致的格式、优美的韵律、凝炼的文辞和深邃的蕴含,更为广大诗家津津乐道,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为格律诗词是数千年来经过无数人、无数次的探索、改进、创新,不断

网友 徘徊这个流年 的原文1

风翻征袂,触目年芳如许,完美

网友 半个灵魂 的原文1

古人云“诗言志”。古代许多先贤圣哲,往往用诗词表达哲理。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令人咏诵不绝。

网友 佳人有约 的原文1

此诗很好!

网友 只付沉默. 的原文1

离愁禁不去,我超喜欢

网友 望梦之城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网友 ﹏謓心1o0% 的原文1

昨夜山阴杜宇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迷人的危险。 的原文1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潇洒的笔法,记述了回乡之所见、所闻、所忆、所思,进而展现给读者一种隽美、淡淡的惆怅之感!

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的原文1

芳草暮寒,乱花微雨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网友 谎言一直存在- 的原文1

似把归期惊倦旅,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y1旧那么洒脱, 的原文1

都负岁时,暗关情绪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网友 对你,我不屑一顾 的原文1

分析的太美妙了

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好梦别来无觅处怎么写出来的

【卢祖皋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