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栏干曲曲弯弯天色如水湛蓝,昨晚我也曾在这里凭依栏杆。人们都是把明月比作那佳期,认为月满之时人也就会团圆、我会在这里倚栏盼望盼你归来。绫罗的衣服虽已坏香气还在,又是谁让游子把初衷来改变。一春以来因离愁别恨懒抚筝,那两行因闲愁而伤心的眼泪,一滴滴落在了那宝筝的前面。
宋词英译
the Melody Dedicated to Lady Yu
Beyond the meandering balustrades, skies and waters seem alike,
Against the same balustrade I also leaned that night.
At first I took a bright moon for a sign that could us reunite,
Especially on days with a full moon, for his return I would pine.
Worn is my dress, yet there lingers a fragrance of days that have gone by,
There's nothing to sway me from what I've decided.
One spring's parting leaves me melancholy and lethargic to strings tighten.
Two trails of tears roll freely as I sit before a zither that is priceless.
注释
①初:刚分别时。
②长:同常。
③罗衣著破:著,穿。
④ 闲泪:闲愁之泪。
【作品鉴赏】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此为怀人怨别词,词的上片描述女主人公倚阑望月、盼人归来之情,下片抒写女子不幸被弃之恨
这首词写的是怀人怨别的传说超标。在刻画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态时,却很有很有艺术特色。上片写圆月夜倚栏盼望人归,突出期盼之急切,下片写痴情不改、满怀离恨的愁苦幽怨,上片写倚栏望月盼归,下片写整个春天都充满离恨别情。
起首两句主写倚阑,而写今夕倚阑,却从“昨夜曾倚”见出,同样一句词,内涵容量便增加一倍不止。——既然连夜皆倚阑而望,当还有多少个如“昨夜”者!“ 天如水” ,比喻夜空如水般明澈与清凉,可是其意不在于写天,而在于以明净的天空引出皓洁的明月。歇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对月怀人。男子去后一直不回来,也没说准什么时候回来,她结想成痴,就相信了传统的或当时流行的说法—— 月圆人团圆,每遇月圆,就倚阑苦望。词中写女主人公倚阑看月,从希望到绝望,有其独到之处。“初将”是说“本将”,这一语汇,便已含有“后却不然”的意味。下面却跳过这层意思,径写“长望”,其中自有一而再、再而三以至多次的希望和失望的交替在不言之中。“初”字起,“长”字承转,两个要紧的字眼,括尽一时期以来望月情事,从中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痴情和怨意。
《虞美人·曲阑干外天如水》词中着意刻画的女子形象,隐然蕴含作者自伤幽独之感
过片两句,从等待无望而终于悟知痴想成虚。“罗衣著破”,是时长日久;“前香在”,则以罗衣前香之犹存比喻往日欢情的温馨难忘,委婉表达对旧情的缱绻眷恋。“旧意谁教改?”问语怨意颇深。人情易变,不如前香之尚在;易散之香比人情还要持久,词中女主人公感到深深的痛苦。结拍二句,点出全词的“离恨”主旨,以“一春”写离恨的时间久长,以“懒调弦”、“两行闲泪”形容离恨的悲苦之深,将愁极无聊之感抒写到极致。春日本为芳思缠绵之时,然而日日为离恨所苦,自然无心调弦弹筝,然而又百无聊赖,于是不得不对着筝弦黯然神伤。这种内心的苦恨,被作者表现得维妙维肖。陈延焯谓“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确然不错。此词运笔有迥环往复之妙,读之使人心魂摇荡,低徊不已。
全词刻画人物心理细腻生动,词意哀婉,语言质朴,构思巧妙,感情真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辞工韵美,立意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