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二郎神·炎光谢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依旧执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天的暑气消退了,一阵黄昏雨过后,尘土一扫而空。刚结露的时候冷风清理了庭院。碧空如水,一弯新月,挂在远远的天空。可能是织女叹息久与丈夫分离,为赴约会,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放眼望去,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明亮的银河高悬若泻。
娴静幽静的夜空。要知道此情此景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闺楼上的秀女们在月光下望月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取巧艺。抬起粉面,云鬓低垂。猜一猜是谁在回廊的影下,交换信物,切切私语。愿天上人间、年年今日,都欢颜。
 
 注释
⑴二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四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炎光谢:谓暑气消退。谢,消歇。
⑶“过暮雨”句:为“暮雨过、轻洒芳尘”之倒装,意谓暮雨过后,尘土为之一扫而空。芳尘,指尘土。
⑷乍露:初次结露或接近结露的时候。
⑸爽天如水:夜空像水一样清凉透明。爽天,清爽晴朗的天空。
⑹玉钩:喻新月。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窓。”
⑺“应是”二句:意谓此时应该是织女叹长久别离,欲重叙旧约,驾飙车准备启程的时候了。星娥:指织女。李商隐《圣女祠》:“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飚轮,即飙车,御风而行的车。
⑻极目处: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微云暗度:淡淡的云朵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移动。
⑼耿耿:明亮的样子。高泻:指银河高悬若泻。
⑽闲雅:娴静幽雅。闲,通“娴”。
⑾“运巧思”句:谓女子在彩楼上乞巧。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⑿云鬟(huán):高耸的环形发髻。李白《久别离》:“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相亚:相似。干宝《搜神记》卷二:“吴孙峻杀朱主,埋於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
⒀“钿合金钗”五句:用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誓世世为夫妻典。钿合:亦作“钿盒”。镶嵌金、银、玉、贝的首饰盒子。李裕《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宝钗分凤翼,钿合寄龙团。”
【作品鉴赏】
《二郎神·炎光谢》柳永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和人间李隆基杨玉环马嵬死别的动人故事,演绎、融汇为一个纯情浪漫、晶莹剔透的意境,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上片着重写天上,开篇以细致轻便的笔调描绘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围,诱人进入浪漫的遐想境界。首韵“炎光谢”,说明炎夏暑热已退,一开头即点出秋令。先说初秋,再从入暮写起,导入七夕:一阵黄昏之雨,尘土被一扫而空,预示晚上将是气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风清庭户爽”,由气候带出场景。“庭户”是七夕乞巧的活动场所。古时人们于七夕佳期,往往于庭前观望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接下来一句“天如水、玉钩遥挂”意思是说:秋高气爽,碧天如水,一弯上弦新月,出现远远的天空,为牛郎织女的赴约创造了最适宜的条件。“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想象织女嗟叹久与丈夫分离,将赴佳期时心情急切,于是乘驾快速的风轮飞渡银河。“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表现了人们盼望天上牛郎织女幸福地相会。他们凝视高远的夜空,缕缕彩云飘过银河,而银河耿耿发亮,牛郎织女终于欢聚,了却一年的相思之债。
《二郎神·炎光谢》柳永全词语言通俗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情调闲雅欢娱
柳永是一位倾向于写实的词人,所以写牛郎织女之事巧妙地用了肯定性的猜测之辞“应是”,而写银河相会也以“极目处、微云暗度”而使它显得如若可见,他所要表达的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七夕的心境。整个上片动静结合,虚实相间,从景物描写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们对爱情幸福的美好遐想。
只有体验过相思之苦的人,才珍惜一年一度的短暂欢聚机会,柳永是位风流多情的才子,对七夕节序感受颇深。换头“闲雅”二字,承上启下,是词人对七夕节序特点的概括:它无繁盛宏大的场面,也无热闹浓烈的气氛,各家于庭户乞巧望月,显得闲静幽雅。这种闲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寻常的深意。词人强调“须知此景,古今无价”,提醒人们珍惜佳期,从中足见柳永对七夕的特殊重视,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观念。以下数句着重写民间七夕的活动,首先是乞巧。据古代岁时杂书和宋人笔记,所谓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针和彩线,望月穿针,向织女乞取巧艺。这是妇女们的事。“楼上女”是说此女本居于楼上,穿针乞巧时才来到庭中的。
 
《二郎神·炎光谢》柳永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美好祝愿和热烈向往
所以接着说:“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亚”,写姑娘们虔诚地手执金针,仰望夜空,乌云般美丽的发鬟都向后低垂。此句写得形神兼备,廖廖数语,姑娘们追求巧艺的热切与虔诚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了。接下来,“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写七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这既是词人浪漫的想象,也是历史的真实。自唐明皇与杨妃初次相见,“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白居易《长恨歌》),他们“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就传为情史佳话。唐宋时男女选择七夕定情,交换信物,夜半私语,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将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针与定情私语绾合一起,毫无痕迹,充分表现了节序的特定内容。词的上片主要写天上的情景,下片则主要写人间的情景;结尾的“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既总结全词,又点明主题。它表达了词人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热诚而广阔的胸怀。
这首词,写天上是为了衬托人间,用典故是为了映衬现实,落脚点是人间的欢乐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凉如水”的意象世界与“钿合金钗私语处”的心灵世界和谐地统一起来,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幸福而又温馨的七夕夜色图,发出了珍惜良宵、莫负美景的呼唤。这呼唤,久远地回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
【名家点评】
宋·张炎《词源》:“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附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应时纳祜之声耳。所谓清明‘拆桐花烂漫’、端午‘梅霖初歇’、七夕‘炎光谢’,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泪、无休止 的原文1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对不起,我只能说抱歉 的原文1

不错,很有帮助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good

网友 相思轻放下 的原文1

特别想知道此诗的写作背景

网友 此生为了谁 的原文1

作品中有许多对仗句式,构成对称美和均衡感。律诗中的的颈联、颔联要求对应字词性相同,构成对称美。对称、均衡的事物是符合自然原理的。诗词之对仗,并非绝对对称,是具有对比的相称,是动态的平衡。因为除了词性相同外,还要求平仄的对比,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美和铿锵变化的韵律感,平仄的交替变化,一张一弛,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中的押韵,更由于字音和谐而引起听觉的愉悦。

网友 哭也要有君子的风度 的原文1

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炼,却能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和鉴赏的空间。诗词正因为简短,促使作者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字用词,极为妥贴、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唯其简短精炼,读之朗朗上口,也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网友 透明的惆怅。 的原文1

我只抄诗句!

网友 ▂满足╮ 的原文1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网友 淡忘那伤 的原文1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

自古深情惟一痴。,字字珠玑,相思一叙,一步一曲,一花一絮,君兮我兮,词工韵美,

网友 ╄→简简单单&iove 的原文1

过暮雨、芳尘轻洒棒棒哒

网友 做迩的天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半死不活 的原文1

把游子思家由无形的思念变为有形的牵挂和想往。把思家的情感推向极致。令人魂牵梦萦欲罢不能。

网友 ●○浮生若梦"ゝ 的原文1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网友 罂粟花ー样 的原文1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刨根问底、拦不住 的原文1

炎光谢诗情画意啊

网友 -念念卟忘 的原文1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柳永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