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注释
①乙巳:1905年。
②天风:大风,海风。
③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
【作品鉴赏】
《乙巳游日本绝句》这首诗是1905年诗人游历日本期间途径马关感怀往事而作
前两句写景。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一个“立”字,显出了白浪如山的气势。在这水天一色,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的海边风景!看到这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谁能想象到十年前人类社会两个国家间在此地演出的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这两句诗描绘壮美景物,正是为了反衬下文的“伤心事”。
《乙巳游日本绝句》前两句写景;末两句即事缘情,抒发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
末两句诗,即事缘情,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同行的船夫为他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这地方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可是,诗人岂能不知道哩!“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舟人哪识伤心地”的言外之意,正见出诗人对此地的刻骨铭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以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议和,日方首先提出已拟好的苛刻条件,态度强横,只许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一日本刺客还弹伤李的面部,李鸿章却逆来顺受,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如今途经此地,诗人怎能不感到椎心之痛哩!顺便指出,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婉抒写了对李鸿章卖国的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偶合,但比较而言,吴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得“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因而更显出深沉蕴藉的力量。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