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夏五大雨浃月,南亩半成泽国,而梁溪人尚有画舫游湖者,词以寄慨。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骤若淫龙喷沫,狂比长鲸跋浪,庐舍没长川。菱蔓绕床下,钓艇系门前。
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家家秧马闲坐,墟井断炊烟。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注释
⑴浃月:整月,满月。 南亩:泛指田地。 梁溪:无锡的别称。
⑵翠釜:锅的美称。古人以天空为半圆形,故以“翠釜”指代天空。
⑶铜狄:即铜人,亦称金人。 流铅:泪如铅水般流淌。
⑷“江南”二句:古神话载,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天为之漏,大雨不止。女娲氏乃炼五色石补天。
⑸淫龙:暴虐的蛟龙。古代传说蛟龙主降水,喷口沫而为雨。
⑹跋浪:鼓动浪涛。
⑺年:年成,收成。
⑻秧马:农具名。其形如马,插秧时用。
⑼墟井:墟为农村市集。墟井犹言村落。
⑽玉箫金管:指精美的乐器。
⑾雨丝风片:意为和风细雨,出自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此为双关语。
【作品鉴赏】
《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大雨浃月之后,一面是“墟井断炊烟”的灾民,一面却有“犹唱雨丝风片”的“画舫游湖者”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有名句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写这首词时,在陈维崧的家乡,大雨浃月之后,一面是“墟井断炊烟”的灾民,一面却有“犹唱雨丝风片”的“画舫游湖者”,这正是杜诗的又一隔代版本。词人捉起如椽之笔,“词以寄慨”。
《水调歌头·翠釜一朝裂》 以“存经存史”,担承严肃的现实使命,为民生疾苦而呼
词上片极写水势之狂猛,灾情之严峻,“翠釜”、“铜狄”、“天漏”、“淫龙”、“长鲸”等一系列意象排闼而至,笔法亦如洪涛汹涌,湍流疾漩。有此等渲染,下片开头才有“今何日,民已困,况无年”之疾呼,痛切之情,溢于言表。面对着“玉箫金管”,听唱着“雨丝风片”,词人怒发冲冠,一针见血地正告悠哉悠哉的“游湖者”:“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十字气势凛然,字字有千钧之力,想来“游湖者”闻之,必定面如土色也。
迦陵论词,以词可以“存经存史”,担承严肃的现实使命。这首词为民生疾苦而呼,是实践他这一思想的杰出范例。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田园生活,农家风味,潇洒心境,高洁情怀,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