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清代

口技

朝代:清代     作者: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天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户人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高的围帐,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围帐中,里面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而已。许多宾客围绕屏障而坐。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帐里面醒木拍了一下,全场安静下来,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巷中有狗叫,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不久小孩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女人抚摸着小孩喂奶,小孩含着乳头啼哭,女人一面拍着小孩一面哼唱着哄他。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正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轻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发出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一起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心中默默地赞叹,认为是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的声音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约听到有老鼠窸窸窣窣活动的声音,盆碗器皿被撞翻倾斜的声音,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渐渐地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房屋崩裂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爆炸的声音,呼呼的风声,许多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许多个人呼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起用力发出的呼喊声,抢夺财物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火灾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一点争先恐后地跑了。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部消失。撤去围帐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注释
1.京:京城。
2.善:擅长,善于。
3.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4.会:适逢,正赶上。
5.宴:举行宴会。
6.于:在。
7.厅事:大厅,客厅。原指官府办公的地方,亦作“听事”。后来私宅的堂屋也称听事
8.施:设置,安放。
9.屏障:指屏风、帷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10.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11.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12.少(shǎo)顷(qǐng):不久,一会儿。
13.但:只。
14.下:拍。
15.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寂然,安静的样子。
16.哗:喧哗,大声说话。
17.深巷:幽深的巷子。
18.惊觉(jue):惊醒。
19.欠伸:打呵欠伸懒腰。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20.呓(yì)语:说梦话。
21.啼:啼哭。
22.抚:抚摸,安慰。
23.乳:作动词用,喂奶。
24.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25.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26.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27.叱(chì):呵斥。
28.众妙毕备:各种声音模仿的惟妙惟肖。毕:全、都。备:具备。
29.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30.默叹:默默地赞叹。
31.妙绝:妙极了。绝:到了极点。
32.未几:不久。
33.齁(hōu):打鼾(hān)。
34.微闻:隐约地听到。
35.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拟声词)
36.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shǎo):同“稍”,稍微。舒:伸展、松弛。
37.俄而:一会儿,不久。
38.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中:其中 间:夹杂
39.力拉崩倒:噼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40.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41.虽:即使。
42.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43.口:嘴巴。
44.名:作动词用,说出。
45.于:在。
46.是:这。
47.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
48.离席:离开座位。
49.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张开、展开 出:露出。
50.股:大腿。
51.战战:发颤。
52.几(jī):几乎,差一点儿。
53.先走:抢先逃跑。走:跑。
54.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部消失。毕绝:全部消失。
55.撤屏:拉开屏风。
56.而已:罢了。


 

 

【作品鉴赏】
《口技》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口技是一种传统技艺。这种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口技的绝妙就在于能借一口摹拟出各种不同的声响,给听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读清代人林嗣环的《口技》,读者对口技者的技艺无不‘以为妙绝”。其“妙绝”就在于口技者仅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这些简单的道具摹拟出惟妙惟肖的各种声响。而仅靠这三百来字就把口技之‘妙绝’表露得淋漓尽致,这不能不问读者赞叹为文者的匠心!
入选初中语文课的古文《口技》有三绝:表演者的技巧、情节的安排,作者的文笔。在表演第一段,大儿絮絮不止,小儿含乳啼,妇口中呜,拍儿入睡以及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第二段起火,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表演者的技巧的确很厉害,让听众感觉到不可能是口技表演出来的,就是真实的火灾现场,以至于“变色离席,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整个表演情节的安排也非常精妙,平静、平静打破、恢复平静,突然爆发、一下置身于火灾现场、高度紧张、到了承受的极限时,啪的一声,一切戛然而止。听众的情绪始终被表演者所调动,先铺垫,再高潮,在听众入戏最深的顶峰,一下拉回到现实中,感觉如同坐过山车一般。


  

《口技》表演者技巧高深,让作者情不自禁的感慨
表演者技巧纯熟,构思精妙,可谓“双绝”。但是,如果缺少了第三绝,作者的文笔,这么好的艺术表演就不会为后世所知晓。表演者技巧高深,可以同时模拟出现场的许多声音,但作者用文字描述,只能一件件说,还要保证条理清楚,简繁得当,真的很难。就像文中所述“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作者能把口技中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交织在一起的各种事件,在短短几段文字中一一交代清楚,实在也是一绝。其实不用遗憾这段口技不是用影音方式所保留,影音保留方式固然更直观、更具体,但首先文字所记录的表演,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大,另外,抽象的文字被还原为具体时,触发了阅读者的二次创作。俗话说“观景不如听景”,就是这个道理,美景被我们用视觉接收时,大脑是被动的,内心的感受很有限。但听相关的描述时,大脑却是活跃的。个体大脑的活跃可能会诞生天才,团队中各部大脑的百花齐放,会形成巨大的创造力。百年后的我们阅读古文《口技》时,可能一百个人会想象出一百种现场效果,这得感谢文章的作者——林嗣环。

作者介绍

林嗣环
林嗣环,字铁崖,号起八。清代顺治年间的福建晋江人,当时的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中。林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攻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年...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隐隐作痛 的原文1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意境太深了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good

网友 他不爱我。 的原文1

这一警句有多气魄有多雄浑有多激励人心的话,你想一想毛泽东那一句“残阳如血”的意象,再想一想中国古代“夸父

网友 对你痴痴醉醉 的原文1

两儿齐哭棒棒哒

网友 冷色咖啡♥ 的原文1

温柔的南风在湖面上送来了波绿的水波,水波清沥透彻,风自已感动的流下了热泪,黛墨似的被水环绕的群山也陶醉了。但词人用轻盈的笔锋一转,道出了浪起、水绿、风泪、山醉的真正原因,原来是美丽的仙女来到了仙女湖畔,她们婀娜多姿的舞姿让这里山、水、风都醉了。

网友 失心腐骨 的原文1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我喜欢

网友 华丽的低调 的原文1

很精练的品评,老诗新意,尽发乎于肺腑。

网友 ヅ复古ゝ范儿 的原文1

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网友 丶万能的男人 的原文1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自顾自乐 的原文1

京中有善口技者我要背下来。

网友 北城旧事 的原文1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nice

网友 安分守己 的原文1

夫亦醒,尼玛,太赞了

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的原文1

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网友 没有希望 的原文1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拿命来爱一个徒劳ゝ 的原文1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24Time`L 的原文1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造化弄人 的原文1

既而儿醒,大啼,这绝对千古名句

网友 夏日未央 的原文1

众宾团坐,这句妙不可言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诗情画意啊

网友 不闻不问 的原文1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黑白梦境 的原文1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这句真好

网友 兽性大发﹌ 的原文1

我是来看评论的

网友 吢碎ゞ是太傻 的原文1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怎么写出来的

读起来声调抑扬顿挫,高低错落有致,犹如珠落玉盘,极富韵律美和艺术美。格律诗词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除了追求文学共性的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构思美、趣味美之外,其精致的格式、优美的韵律、凝炼的文辞和深邃的蕴含,更为广大诗家津津乐道,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为格律诗词是数千年来经过无数人、无数次的探索、改进、创新,不断

网友 望梦之城 的原文1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我就会这句

网友 请继续関注。 的原文1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句妙不可言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

网友 裙下之君 的原文1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如品美酒

网友 葬♥你那里 的原文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太美妙了

网友 √为悦己者容 的原文1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我要背下来。

网友 刹那间的空白 的原文1

很精练的品评,老诗新意,尽发乎于肺腑。

网友 ﹏針心1o0%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网友 〞?克制自己的思绪〃 的原文1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太美了

【林嗣环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