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清代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朝代:清代     作者:康有为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流年割容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注释
①被酒:中酒,醉酒。微醉:“醉”字出韵,乃梁鼎芬原唱之故。
②翠叶:指荷叶。
③横塘:地名,在苏州,此泛指荷塘。
④零香:零落的花瓣。
⑤三十六陂:极言水塘之多。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作品鉴赏】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辞采华丽,情思细腻,写作者在广州与梁鼎芬见面,以此词作为宽慰

实则二说并误。此词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为和梁鼎芬《题荷花画幅》之作。梁原词云:“又是阑干惆怅处,酒醉初醒,醒后还重醉。此意问花娇不语,日斜肠断横塘路。多感词人心太苦。侬自摧残,岂被西风误。昨夜月明今夜雨,浮生那得长如故。”是年梁鼎芬以疏劾李鸿章,被降五级调用。当年冬日,康有为在广州与梁见面,写下这首词以见宽慰。此词感物华之荏苒,叹韶光之不再,具见同情,而辞采华丽,情思细腻,天然动人。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作者更以细腻的笔法,递进了一步,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早晨温暖的阳光,正照耀着山坡上的小羊、田陌上追着雀儿的小狗,还有一大群农村孩童正围绕着大树,无忧无虑、嘻嘻哈哈地唱着歌谣。您看!朴素、宁静、恬淡自在的一副旧时农村图,犹在眼前啊!

网友 旧梦难温 的原文1

好诗!大气磅礴!

网友 不知道想的是不是伱* 的原文1

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怎么写出来的

自古多少有才有识之士,人生际遇令今人感慨万千。试问当下这种故事是否仍在发生呢。。。。。。

网友 此生不换 的原文1

清晰雅致,韵味无穷,就如名字一样,琴声悠扬,文字婉致。

网友 シ夏雪风雷メ 的原文1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你走呀 的原文1

谁如果乱改诗句,小心我让雷劈死你!

不错不错

网友 等一个人、来爱 的原文1

文辞豪放飘逸,志趣高洁,胸怀磊落,辞工韵美,

网友 女孩*俄喜欢你 的原文1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完美

意味深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血肉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为丰

网友 无聊 的原文1

词人笔下的千回百转的词意,表达了对仙女湖神奇美景以及仙女湖故事传说的赞叹。词中"晴雨、云鹤、碧波;水绿、风泪、山醉;夜幕、梦秋、紫菊;番台、仙女、船对。"用词可谓秀巧,不失为当今唱山唱水之佳品。

网友 ┈╁蔱掱@涙 的原文1

我学过

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我最喜欢这句

【康有为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