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清代

过云木冰记

朝代:清代     作者: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年是壬午年,我和晦木、泽望两个弟弟进入四明山,从雪窦山回到过云。这里云雾缭绕,山岚蒸腾,弥漫了整个山谷,乱云并不飞散,高高的瀑布也停止了下落,蜿蜒的山路幽深难明。我们撤去烛火夜行,雾气露水沾湿了衣裳。山间寒气彻骨,仿佛要把人的骨头都冻断了。大家面面相觑,都暗自心惊,彼此看着对方呼吸的白汽,呼吸之间时断时续。
忽然,雾散云收,天地万物改换了样子,眼前一片光亮。小草上结着晶圆的露珠,树枝上披着白玉般洁白的冰条。仿佛玉簪插在幽深的竹丛间,像璎珞般缠绕在藤萝的缝隙里,上下都有铮铮琮琮的声响,恰似金属和石制乐器奏击的声音,即使是最微小的一叶一茎,也没有不被冰雪缠绕的。
我惊叹说:“这不是所谓的木冰吗?《春秋》和《五行》上都有记载,怎么我们家乡也有这种奇异之景呢?”
话还未说完,有一个当地的僧人在旁边笑着说:“这有什么值得诧异?山中极冷,刚进入十一月,就风起云涌,冰凌满山,所以常年积满霜雪。因为这里地处万山之中,没有尘俗的纷争,隔绝人世,既无乡村和寺庙的烟火,也没有特殊的地热潜入,所以酷热的太阳的热量也到不了这里。这里距离平地有一万八千丈,强劲的风像急转的车轮,侵人心骨。像南箕星张着大口,风神在这里停车,到处都是土洞和长长的隧道,所以大风回旋不散。溪流迂回,山谷递转,蛟螭潜伏,山鬼妖媚。暴风强劲有力,瀑布震天作响,天地怒吼,背阳的山崖封闭了洞穴,堆聚着冰雪,所以这里常年被北方玄冥所控制。群峰直上云霄,北斗星都似乎堕入她的腰际,杂草的气味浓郁,即使是原野枯焦,沼泽干涸,巫师呼唱着旱魃狂舞,这里也常年如秋夜般凉爽阴湿,这里好像被太阳分割藏匿起来。况且这里怪异的松树和枫树上的人形瘿瘤、毒石杂草、破碎的古碑、残埋的砖块、腐肉枯骨,都可以兴云吐雨。更有仙宫里治理此间的仙灵,山岳间显赫的精魂,高僧大德在山崖上刻下的文字,还有妖鸟和山怪,(这一切神异)汇集在这里,幽邃难明,他们的气息都收敛着而不散发,所以总是那么寒冷而不温暖。”
我于是喟然长叹说:“哎!同是一样的寒来暑往,但仍有不听命于自然的地方;同是一样的变化无常,就有与占卜吉凶无关之处。住在这里的人,难道就没有翻越山峰挖掘药材,说着有高深道理的话语,做着与世不同的行为的人,就没有能参与决定人间治乱命运的人吗?我正难容于世间的法度,正想过去向他们求教一番。”
注释
[1]过云:浙江四明山内的一个地段。据唐代陆龟蒙《四明山诗序》云:“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谓之过云。”木冰:一种自然现象,雨着木即凝结成冰。又称“木介”。
[2]壬午:指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
[3]晦木:黄宗羲的弟弟,名宗炎,世称立溪先生。泽望:亦作者弟弟,名宗曾,号缩斋,人称石田先生。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属天台山支脉。
[4]雪窦(dòu):山名,在浙江省奉化县西,为四明山分支。返至,回到。
[5]雰(fēn):雾气。霭:云气。淟(diǎn)浊:混浊,污垢。蒸满,弥漫。
[6]遐路窈然:形容远处的道路在云雾中幽深难明。遐,远、长;窈然:深远的样子。
[7]撤烛:撤去烛火。沾衣,沾湿了衣裳。
[8]岚:山林的雾气。禠(chǐ):剥,夺。褫气,被夺了精气,这里形容摒住呼吸、倒吸凉气的样子。呼嗟,呼吸。
[9]忽尔,忽然,形容极短的时间。冥:晦暗。霁(jì):本指雨止,这里指云雾散。
[10]珑松:同“珑璁(lóngcōng)”,即玉簪。篁:竹林,竹丛。
[11]缨络:串珠玉而成的装饰物,多用为颈饰。阙:通“缺”,空隙处。
[12]琤琮(chēngcóng):象声词,形容玉石碰击声。俯仰:高低。
[13]金:金属乐器,如钟、钹。石:石制的乐器,如磬。
[14]愕眙(chì):惊视。眙,直视、盯着。
[15]《春秋》成王十六年:“春王正月,雨(下)木冰。”;书:写,书写。
五行:指刘向《五行传》。其书曰:“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志:记载、记录。之,代词,指“木冰”奇观。
[16]奈何:怎么,表示疑问语气。
[17]卒:完,结束
[18]居僧:本地的,当地的僧人。
[19]是:这。奚:疑问代词,什么、怎么。足:值得。异:奇怪,惊奇。
[20]苦:极。
[21]冬月:十一月。
[22][冫各](luò):冰冻。
[23]以故:因此。常:常年。
[24]嚣尘:喧闹多尘埃,借指喧嚣尘世。
[25]扃鐍(jiōngjué):关锁,引申为隔绝。
[26]佛照:寺庙的灯火。
[27]阴火:磷火,野地夜间常见的青色火焰,俗称鬼火,实际是磷的氧化现象。
[28]愆阳:阳气过盛,多指天旱或酷热。愆,超过。
[29]去:离,距离。
[30]刚风:强大的风。疾轮:像疾驰的车轮猛烈旋转。
[31]侵铄(shuò):侵蚀、销解。
[32]南箕:星宿名,古人认为南箕主风。哆(chǐ):张口貌。
[33]飞廉:风神。弭节:驻车。弭,止。节,策,马鞭。
[34]土囊:土穴。隧:洞。
[35]勃郁:蕴积,壅塞。烦冤:风回旋貌。宋玉《风赋》:“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36]蛟:传说的动物,龙类,能发洪水。螭(chī):传说的动物,龙类。蠖(huò)蛰:像蠖一样伏藏。蠖,一种昆虫。
[37]窈窕:女子仪态美好的样子。也形容山水景致幽深的样子。
[38]腥风:狂风。冲动:冲击震荡。嗑(kè):碰,敲击。
[39]沍(hù):闭塞。
[40]玄冥:北方玄冥,冬天之神,水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神玄冥。”驾:骑,乘,这里引申为驾驭、控制。
[41]灌顶:直上天际。胁:腰肋之间。
[42]藜蓬:指各种杂草。臭(xiù)蔚:气味浓郁。
[43]焦原竭泽:“原焦泽竭”的倒装。
[44]吁(yù):呼喊,呼唱。魃(bá):神话中的旱神。
[45]曜(yào)灵:太阳。割匿:割舍和藏匿。
[46]人枫:即“枫人”,枫树上生成的人形瘿瘤。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曾有记载。
[47]礜(yù)石:《山海经》中记载的有毒的矿石。罔草:纠结的丛草。
[48]胔(zì):腐烂的肉或带腐肉的尸骨。
[49]而,表递进,关联词。
[50]炳灵:显赫的魂灵。
[51]悬记:佛教用语,原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此处借指高处的题记碑刻等。
[52]冶鸟:晋干宝《搜神记》中所载的鸟名。木客:山中的精怪。
[53]窅(yǎo):深远。崒:通“萃”,聚集。
[54]燠(yù):暖。
[55]喟(kuì)然:形容叹息的样子。
[56]嗟乎(jiēhū):亦作“嗟呼”。亦作“嗟虖”。叹词。表示感叹。
[57]造化:创造化育,指天地、自然界。
[58]过忒(tè):此处犹言“变更”。
[59]关系:关联、牵涉。
[60]亦:又,也。凌峰:登上高峰。
[61]畸(jī)行:异行。
[62]与(yù):参与。数:气数,命运。
[63]方:正。龃龉(jǔyǔ):不合,不融洽。世度:世上的法度、世道。
[64]将欲:正想、将要。
 

【作品鉴赏】
《过云木冰记》此篇游记对自己经过过云时的所见所闻,蕴涵丰富,层层推进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

此篇游记,记崇祯十五年经过过云时所见所闻以及直到写作此文时的所感所悟,蕴涵丰富。作品文意上层层推进,奇景异象,泼墨渲染,而最后点题却点到为止,可谓戛然而止,毫不拖泥带水,意蕴反而更显深远,耐人回味。
过云的木冰,对作者来说,是感觉到了的东西而还不能理解它,所以,要尽可能把感觉到了的全过程有层次地写出来,使读者读了以后也像他那样有神秘而新奇之感;然而,木冰,对山上老僧来说,是理解了的东西,便能更好地感觉到了的,所以,要分层娓娓道来木冰之成因,使你感到理所当然,不足为怪;但是作者的真正意图并不在于传达老僧关于木冰形成的逻辑说明,因而还有画龙点睛之笔。——在这样一个结构框架面前,值得探究的,便是全文的思想容量是怎样逐层充实的。
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四明山诗序》中说:“山中有云不绝者二十里,民皆家云之南北,每相徙,谓之过云。”这就给地名涂上一层神秘色彩,使文章开头便可写寒意之烈与行路之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初冬,以便下文说理。“忽尔”以下,由于地上雾散,天际云收,万物改观,木冰倏出:小草上结着圆圆的冰珠,树上长长的枝条裹着白玉般晶莹的冰衣,像玉簪般的冰条插在深幽的竹林里,像缨络下垂缠绕在藤萝的缝隙间。铮铮琮琮。恰是敲出金石之音;叶叶茎茎,莫不竟是冰缠一体——俨然一派仙境冰光。
 

《过云木冰记》表达出作者与当时的世道及法度格格不入的情绪
当时的黄宗羲惊视而感叹:这木冰只有在《春秋·成公十六年》和刘向《五行传》中有过记载,怎么我的家乡也会有呢?
于是,便转入老僧的周到的诠释。他首先是从时间上说明山里十分寒冷,初冬已经冰凌满山,常年更是霜雪积结,木冰期长是地理、气候使然;其次是从空间上说明木冰期长的原因:一是地势高,离平原一万八千丈,大风强劲回旋不散;二是群峰高,即使平原田野焦枯,大泽干涸,这里常年被太阳分割藏匿,木冰几乎难于融化;三是怪物多,奇松毒石,破碑残砖,兴云吐雨,恒寒无燠,又是木冰安之若素之境。
这样写木冰,就是借老僧之口,写出了木冰存在的时间与空间,赋予了木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特性,从而为过渡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机创造了条件。
作者听了老僧的谈话,便省悟到这样一个推论:过云既然是同一个季节而不听命于自然的地方,既然是同一个过忒而不占卜吉凶的地方,那么如过云之于世间,一定也该有人同处人间却“高言畸行”,独立世外!——这正是作者落笔或成文前最后的省悟,是全文的结穴所在,是写作动机的表露。
在写明了人间此地,敛而不扬,寒而无燠的自然环境之后,突然提出今是何世,此人何在的问题,并且宣布自己与现在的世道与法度格格不入,将要去拜访并向这样的人请教,从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作者“明亡,奉母还家,康熙间,荐举鸿博不就,征修《明史》,固辞不起”的崇高气节。
这是一篇奇特的游记。四明山过云地区的木冰本来就是罕见的奇特景观,作者绘声绘色,善造意境,写木冰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晶莹的世界,写木冰的形成,又令人夺魄心惊,纸上生寒,确实是揉细腻的工笔与磅礴的气势于一体。更奇特的是它的结尾,感慨似乎漫不经心,寓意若有若无,结合作者身世处境,实在引人深思。
【名家点评】
黄宗羲晚年自题画像云: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
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张大文:黄宗羲此篇游记,记的是明亡前两年即崇祯十五年经过过云时所见所闻以及直到写作此文时的所感所悟,蕴涵丰富。

作者介绍

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我的天堂 的原文1

古诗好少,我就喜欢少的

网友 早安,摩天轮 的原文1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莂說ぃ↘ 的原文1

此诗很好!

网友 愛你←不悔 的原文1

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写到我心里了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守候、悻福^ 的原文1

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棒棒哒

网友 ¢把心收起来 的原文1

如品美酒。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我要背下来。

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的原文1

读这样的诗,作者的豪情与锐气,会激励着每一个读者。而高山仰止,游历者身上也一定洋溢着登上峰高极顶的那一份快意。

网友 忘不了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网友 抓不住幸福 的原文1

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如品美酒

网友 歇斯底里 的原文1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网友 9违的温暖 的原文1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太美妙了

网友 ㄗs:爱无赦 的原文1

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青春期盛花╮ 的原文1

我要背下来。

网友 如何忘了你. 的原文1

琮俯仰,金奏石搏good

网友 ξ细雨成沙 的原文1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我喜欢

网友 抱歉、我不该 的原文1

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尼玛,太赞了

网友 温柔的慈悲 的原文1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诗情画意啊

网友 最初的回归线 的原文1

观察观察

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的原文1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意境太深了

网友 你一直都只是这样, 的原文1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转身、离开 的原文1

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 真猛

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我就会这句

网友 嗳你い一生 的原文1

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佳人有约 的原文1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屋檐。上有我 的原文1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太美了

网友 莫名的眼泪 的原文1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那奇妙的梦 的原文1

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黄宗羲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