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天霁晚气,轻霞澄暮阴。
微风清幽幌,余日照青林。
收光渐窗歇,穷园自荒深。
绿池翻素景,秋槐响寒音。
伊人傥同爱,弦酒共栖寻。
【作品鉴赏】
《北宅秘园》描写芙蓉池内,闪着白色的光亮,秋槐树间发出清冷的声音,以声写静,渲染秘园的有声有色
谢庄的诗歌,以两种题材形成两种风格,其应制侍宴之作,喜用古事,伤于繁密;栖寻闲适之作,格调飘逸,情致清雅。他的《北宅秘园》就是后一类的代表作,作者善于集中笔墨,对“北宅秘园”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定点”描写。开头四句写秋天傍晚时的景色:薄暮将临,烟霭消散,轻霞映天,空气澄鲜,微风荡漾着幽雅的帘幔,太阳的余晖斜照着深秀的树林。这是一幅清丽、明净、高远的秋暮图,诗人不仅大笔勾画,巧妙剪裁,而且染上了浓烈的情感色彩。秋色、傍晚、夕阳、暮霭,这些描摹悲秋的诱情性“意象”,没有把诗人引向伤感与悲伤,明丽高朗、静态清趣中包孕着欣赏和妙悟,这不仅可以淡化历时弥久的迁逝之悲,而且也消释了宦海仕途的种种烦恼。从诗人的政治遭遇、从政态度来看,看似顺利的官运并未使他陶醉,政局动荡,变幻莫测,谁也无法摆脱忧谗畏讥的心理重负,他常常想谦退自全,全身远祸,所以每当他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时,就有一种轻松、喜悦的解脱感与安全感,故能细细品味出大自然的美妙。
“收光渐窗歇”,写日将沉没,夜幕降临,渐觉窗瞑,这与谢灵运的“林壑敛瞑色”有同工异曲之妙。一个“渐”字,写出了夜幕降临时的动态过程,突出了“我”对宅园暮色的专注品味,给悄然无人、荒寂深沉的穷园带来了一线生气,更加强了幽深静谧的整体气氛。“绿池”两句则对“穷园”略作点缀,染出逸趣,曹植《公宴》诗云,“朱华冒绿池”,景,指光亮。这两句诗写芙蓉池内,闪跃着白色的光亮;秋槐树间,发出清冷的声音。绿素相反,对比鲜明,以声写静,尤见宁寂,从而有声有色地渲染出秘园“收光”时的景色之异。
《北宅秘园》抒发了作者对秋暮穷园的乐趣,显出了无限的风流媚趣
“伊人”两句收束全篇,直接抒发自己对秋暮穷园的乐趣,这里又有两层曲笔,前八句已经暗示出作者的倾向、态度,但自得其乐之意只是不肯说出,此为一层。现在专门来说,又不直接点明自己如何在这小天地中饮酒弦歌,乐于栖息游寻,而是先做一番假设,若有“同好”者对此种意境、生活感兴趣的话,那么,“我”则愿与之弦歌栖寻,共享秋园暮景之乐,此为第二层。既写此种生活之美、园林之乐的不易体察,又写自已深切领悟到乐趣后愿意推已及人,共享幽居闲逸之快,直中有曲,静中显幽,俗而见雅,婉而不晦,写出了宅园之美的“最高层次”。
这首诗羌无故实,皆由直寻,前八句从多方面为宅园布景设色,颇多巧构形似之言;后两句以弹琴、饮酒进一步强化宅园秋景之乐,干净利落,意留言外,使这幅极其一般的秋色图,显出了无限的风流媚趣。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微风清幽幌,余日照青林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