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注释
1、东田:南朝太子萧长懋在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下所建的楼馆。
2、戚戚(qī):忧愁的样子。
3、悰(cóng):快乐。
4、行乐:游玩。
5、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
6、陟(zhì):登,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
7、累榭(xiè):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
8、随山:顺着山势。
9、菌阁:华美的楼阁。王褒《九怀》有句:“菌阁兮蕙楼”,用菌、蕙等香草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10、暧(ài):昏暗,不明晰。
11、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样子。
12、生烟:指新生之烟。谢灵运《撰征赋》:“睹生烟而知墟。”
13、漠漠:弥漫,散布。
14、荷:荷花。
15、余花:残余的花朵。
16、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
17、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
18、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作品鉴赏】
《游东田》写与友人携手共游东田所见的美景和感受,从景转到情,突出诗人对自然风光的酷爱
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心中不乐(悰,乐),故与朋友携手来游东田。次二句写登上耸入云霄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接着四句继续描写远近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诗人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诗的最后两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全诗写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视野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刻画,精警工丽,富有思致。这样写景避免了冗长的铺排,同谢灵运的某些写景铺排过多相比有了进步,显得流丽清新。
【名家点评】
据《南齐书·谢脁传》记载:谢脁“长五言诗”,与谢脁同时代而稍后于谢脁的诗坛领袖沈约常说:“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可见其对谢脁的崇高评价。钟嵘在《诗品》中称赞谢眺的诗作:“奇章秀句,往往警道"。钟惺在《古诗归》中说:“玄辉以山水作都邑诗,非唯不堕清寒,愈见旷远。”《游东田》诗,皆可当之而无愧。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用词精辟,寓意明确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