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两汉

驱车上东门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长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车到洛阳城东门,遥望邙山累累坟。
墓道萧萧白杨声,松柏夹路气阴森。
墓里纵横久死人,如堕暗夜永不明。
默默长卧黄泉下,千年万年永不醒。
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
人生匆促如寄宿,寿命怎有金石坚?
自古生死相更替,圣贤难过生死关。
服食丹药想成仙,常被丹药来欺骗。
不如寻欢饮美酒,穿绸着锦乐眼前。
注释
⑴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最北头的门。
⑵郭北:城北。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古多陵墓。
⑶白杨、松柏:古代多在墓上种植白杨、松、柏等树木,作为标志。
⑷陈死人:久死的人。陈,久。
⑸杳杳:幽暗貌。即:就,犹言“身临”。长暮:长夜。这句是说,人死后葬入坟墓,就如同永远处在黑夜里。
⑹潜寐:深眠。
⑺寤(wù):醒。
⑻浩浩:流貌。阴阳: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句是说岁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样浩浩东流,无穷无尽。
⑼年命:犹言“寿命”。
⑽忽:匆遽貌。寄:旅居。这两句是说人的寿命短促。在道家经典中,这是个比喻,比喻生是暂时的,就像旅途反归家乡;而道是永恒的,就像自己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不过是一气之转变,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故《尸子》引《老莱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列子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庄子》说:“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是佛教的轮回思想。实际上,这种说法旨在论证道家的生死齐一,属于“齐物”思想,与《庄子·知北游篇》所说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相似,道家生化说属于纯粹的万物生化论,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
⑾更:更迭。万岁:犹言“自古”。这句是说自古至今,生死更迭,一代送走一代。
⑿度:过也,犹言“超越”。这句是说圣贤也无法超越“生必有死”这一规律。
⒀被:同“披”。这四句是说,服丹药,求神仙,也没法长生不死,还不如饮美酒,穿绸缎,图个眼前快活。
 

【作品鉴赏】
《驱车上东门》描写久埋于地下的死者,永远不能再醒,展现极悲哀的意象
诗歌的前四句以白描式的笔法为我们展出一幅悲凉、阴冷的墓地图:车辆出了东门,远远望见城郭北面的一片墓茔,墓地上长着一株株高高的白杨,树叶在萧杀的冷风中萧萧作晌。两旁夹着黑黝黝松柏的一条大路一直伸向苍凉的远方。
“下有陈死人”四句是这首诗的第二个层,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久埋于地下的死者,他们如同长眠于黑漆漆的长夜之中,永远不能再醒,展现极悲哀的意象。
“浩浩阴阳移”四句是这首诗第三层,诗人写了宇宙的浩渺,时间的无穷,从而反衬出人生如朝露般的短暂倏忽。
 

《驱车上东门》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和悲凉心态
最后六句卒章显志,明显流露其创作意图。贤圣也无法与时间的流逝抗衡,求仙也无法服药长生,既然这样,那么,还不如饮美酒,衣纨素,来及时行乐,这是一种无奈的欢乐,是悲观主义走到极端而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其消极的人生态度是没有一点可取的地方了。
这首诗的前八句写景,后十句抒情,以景生情,以情带景。在前面八句的写景里面,头四句是现实之景,后四句是想象之景;后十句的抒情之中,前六句从观察历史生发出来,后四句是由切身体验出发,抓住社会,人生中带有共性的问题,感情充沛,真切。
这首诗是用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的形式写出的,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颓废思想和悲凉心态。
【名家点评】
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招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8]
明朝著名学者胡应麟《诗薮》:随语成韵,随意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现代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乐府诗选》:这篇反映乱世都市市民的颓废思想,从汉末到魏晋,这种意境在诗歌里是最普遍的。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陈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佚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巧妙连用数字又不见雕琢的绝技。其词作善于避熟就险,以超人的胆识,巧妙摆布,产生氲氤的气象、磅礴的气度,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如《休闲情怀》在用全一至十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千、百、万,全词竟有13个数字,可谓空绝千古。

网友 彁:舉卋冇雙 的原文1

诗人一拿起手中的笔,略一思索,许多意象雄浑、气魄广大的词句就奔涌而出。

网友 簖□孒dê弦 的原文1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完美

网友 0 的原文1

全篇结构上片是景中之情,下片也是景中之情。条理清楚,在结构上无大起大落,但读来如入其境,不禁拍案叫绝。

网友 我看见天空很蓝、 的原文1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我超喜欢

网友 只有香如故. 的原文1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怎么写出来的

网友 青春期盛花╮ 的原文1

让作者心头郁悒、感慨万千,默默地以往事只能回味来作结。

网友 龌龊想法 的原文1

不错,很有帮助

网友 思念de、味道 的原文1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独角兽。 的原文1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我要背下来。

网友 ♡Unique 的原文1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怎么写出来的

都是围绕同一个思想主题展开的。这样,它就从内容上产生一种彼此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网友 雨中霞 的原文1

作品中有许多对仗句式,构成对称美和均衡感。律诗中的的颈联、颔联要求对应字词性相同,构成对称美。对称、均衡的事物是符合自然原理的。诗词之对仗,并非绝对对称,是具有对比的相称,是动态的平衡。因为除了词性相同外,还要求平仄的对比,从而形成抑扬顿挫的音调美和铿锵变化的韵律感,平仄的交替变化,一张一弛,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中的押韵,更由于字音和谐而引起听觉的愉悦。

网友 残花、已落幕 的原文1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我超喜欢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太美妙了

网友 红颜祸水 的原文1

真有才

网友 谎言一直存在- 的原文1

格调高雅,不落俗套而别有一番韵味。

网友 沉沦你眼眸╮ 的原文1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搁浅、回忆 的原文1

可惜他不在了!但他的诗流传千古

【佚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