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两汉

上陵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其实俄真的爱过迩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诸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水边的风何其清爽。问仙人从哪里来,仙人回答说他来自水中央。仙人出现时所乘的船极其豪华,桂木造成船,连系船用的绳索都是用青丝做成的。划船的船桨是用木兰做的,有黄金涂饰其间。这时,只见水面上凤凰出现,众鸟随从,出现于山林中,望去只见山林忽开忽合,连日月的光芒也被众鸟所遮蔽。甘甜的泉水,光泽熠熠。我不禁想象神的车盖形似灵芝,驾着龙,在天地间遨游。甘露二年,铜池中生出芝草,吉祥之兆引得仙人也下来饮于此泉中,人们喝了此泉的水更是延年益寿。
注释
①上陵何美美:登上上陵但见景色何其美好。
②下津:指从陵上下来到达水边。
③客:指仙人。
④笮(zuó):竹子做的绳索,西南少数民族用以渡河。这里指维系船的绳索。
⑤木兰:树木名。
⑥棹:划船的工具。
⑦错:涂饰。
⑧醴(lǐ)泉:甘甜的泉水。古人以为是祥瑞。
⑨蔚蔚:茂盛的样子。
⑩甘露:汉宣帝年号。芝生铜池中:古人以生出芝草为吉祥之兆。
 

【作品鉴赏】
《上陵》前句问得惊讶,表现仙客之现莫知其来的飘忽无踪
《铙歌十八曲》与《郊祀歌》、《安世房中乐》,并为“汉初三大贵族乐章”。而艺术成就,则以《铙歌十八曲》最引人注目,有“句格峥蝾、兴象标拔”之誉(胡应麟《诗薮》)。《上陵》与《战城南》、《有所思》,均为汉曲古辞。日人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论》,称它们“不失为千古绝唱”。
“上陵”即“上林”,为汉代天子的著名游猎之苑。司马相如《上林赋》,曾以“终始灞浐,出入泾渭”、“荡荡乎八川分流”,铺陈过它周围三百里的苍莽壮阔;以“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扡于楯轩”,夸饰过它离宫七十余所的峻高富丽。但《上陵》歌的主意,却不在夸陈上林苑的“巨丽”,而是唱叹仙人降赐祥瑞的奇迹。开篇两句是赞美式的写景:“上陵何美美”,叹上林树木的蓊郁繁美;“下津风以寒”,叙苑中水津的凉风澹荡——正是“仙”客出现前的清奇之境。林木幽幽,风声飒然,衣袂飘飘的仙客突然现身,不能不令人惊异。“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前句问得惊讶,表现仙客之现莫知其来的飘忽无踪;后句答得微妙,他竟来自烟水迷离的水中,简直难以置信!但在仙客口中,却只发为淡淡一语,似乎根本不值得一提。其遥指水天、莞尔微笑的悠闲之态,愈加令人意外而惊喜。
 

《上陵》山林间突又涌出一股股泉水,清亮闪光、汩汩不绝,而且甜美可口
仙客不仅来得神奇,其乘舟也格外芳洁富丽:“桂木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櫂,黄金错其同。”笮(zuó):引船的竹索。桂舟兰櫂,芬芳雅洁,映衬仙人的清风广袖,正给人以“似不从人间来”的缥缈之感。它不禁令人想起,屈原笔下的湘水之神,驾驭桂木龙舟,在洞庭湖上凌波飞驶的景象。但青丝为笮、黄金饰櫂,似又与仙人的身分不甚相应,倒是显出了一种错金绣银的世俗富贵气。但汉人企慕的神仙生活,本就是世俗生活的延续和保存,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这与后世描述的洞中枯坐、鄙弃富贵的仙人,颇有异趣。此歌歌咏的上林仙客,显露的正是汉人企羡的特点。不过,他毕竟是“仙”,故其随从也世不多见:“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赤鸿、白雁,世所稀闻。它们的出现,往往被古人视为上天降赐的祥瑞,预兆着天下的太平。当年汉武帝“行幸东海,获赤雁”,就欣喜异常,还特为作了首《朱雁》之歌。汉宣帝元康、神爵年间,这类五采神鸟,曾成千上万降集于京师宫殿及上林苑。人们以为这都是神仙降赐的好兆,喜得宣帝屡次下诏“大赦天下”、赏赐臣下爵禄或牛酒。这四句运用长短错综的杂言,描述鸿雁群随,翅翼忽张忽合,翔舞山林之间,以至遮蔽日月的景象,奇异动人,令人有身临其境、眼目撩乱之感。神奇的还不止于此:“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正当鸿雁翔集之际,山林间突又涌出一股股泉水,清亮闪光、汩汩不绝,而且甜美可口,则不是人间凡水所可比拟。随着上林之“仙”降临而出现的,正是如此应接不暇的奇迹。全诗歌咏至此,仿佛有天花乱坠于字行之间。
 

《上陵》描写人们沉浸在欣喜若狂之中,而仙人却冉冉升天,表达了对仙人降临,赐饮金芝、甘露,延年益寿的希冀和喜悦之情

“芝为车,龙为马”以下,歌咏仙人的离去。诗中说:人们还沉浸在对种种仙瑞的欣喜若狂之中,仙人却冉冉升天、飘忽而去了。他来的时候,乘的是兰櫂桂舟,浮现在烟水迷茫之间;离去时则又身登金芝、驾驭龙马,消失在青天白云之上。此刻海天青青,仙人已渺无影踪。他究竟去向了哪里?大概是到四海之外去览观遨游了吧?这四句全为三言短句,抒写仙人离去景象轻疾飘忽,留下了一种情系云天、绵绵无尽的意韵。歌中叙仙人以“金芝”为车,堪称奇思。不过这想象也有现实依据:据说公元前62年(宣帝元康四年),曾有“金芝九茎产于函德殿铜池(檐下承水之槽)中”,被视为仙人降临的瑞兆。公元前52年(甘露二年),又有“凤皇、甘露降集京师”。金芝本产于“名山之阴、金石之间”,附近的水饮之可“寿千年”(葛洪《抱朴子》),而今却生于檐下铜池,确是奇迹。人们由此发生仙人以芝为车降临宫殿的联想,也正在情理之中。至于“甘露”,乃“神露之精”,其味甘甜,饮之亦可长寿登仙。武帝当年为了获得它,曾“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七丈”,“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欲以求仙”(《三辅故事》)。而今亦降集京师,实为可喜可贺。此歌最后“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四句,说的就是这类奇事。字里行间,荡漾着人们对仙人降临,赐饮金芝、甘露,以延年益寿的希冀和喜悦之情。
《上陵》上林仙人的来、去之形,情景之奇异动人,确实可赞之为“兴象标拔”
这样看来,《上陵》所歌咏的本事,无非是宣帝时代一再出现的所谓“祥瑞”而已。汉人将其视为奇迹,以为乃上天仙人所赐,可以兆应太平、延寿登仙,实属愚妄之思,不足为训。但宫廷乐人仅凭这些琐事,发其奇思,构成情致缥缈之境,表现上林仙人的来、去之形,其想象之缤纷多姿、情景之奇异动人,确实可赞之为“兴象标拔”。而此歌的句式错综,三、四、五、六以至七、九言(有人断“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为一句)长短不拘,正如峰峦之参差插天,也确有“句格峥嵘”的气象。从艺术上看,不失为一首咏仙歌诗中的佳制。此歌前八句、后四句均为五言,其声韵节奏,甚得五言体式的妙处。由此可见,上层宫廷自戚夫人《舂歌》、李延年《佳人歌》以后,在运用五言句式作诗上,已有相当进展。它预示着,文人五言诗的登上诗坛,已为期不远了。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陈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佚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一缕牵挂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网友 祭奠。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若思若想 的原文1

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尼玛,太赞了

网友 心灵的、创伤 的原文1

不错不错

网友 暗夜微凉 的原文1

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这句真好

网友 裙下之君 的原文1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太美妙了

网友 卑微的承诺 的原文1

竟也就把中华民族捍卫国土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表达得那么给力,那么酷!于是,你一定信服得五体投地,这涂运桥也太有才了。

网友 ╭ァ心碎了一地。 的原文1

上阙作者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大肆铺叙、渲染对家的牵挂。不惜笔墨层层递进,把家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神往。整个铺叙过程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句句写家而不着一个家字。令人信服。整阙描写的是一个具体的家,是个案。作者通过对家的铺叙为下阙埋下伏笔。而作者诗中所指的家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具体的家组成的一个中华大家。从以下诗句中我们来慢慢品读:

网友 梦回俊尘 的原文1

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这句妙不可言

此联前两个分句中的“浅浅”、“弯弯”、“甜甜”、“闪闪”四处叠字的运用,不仅自然生动,而且音韵和谐,这无疑对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网友 望梦之城 的原文1

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我要背下来。

网友 花,c1痛命脈 的原文1

希望多学习,多写作,多出好作品,对诗词韵律少讨论,多传承”

网友 少年无知 的原文1

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意境太深了

哇哇哇太好了

网友 滔滔人生 的原文1

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1种窒息旳疼、 的原文1

我说的是名句

网友 北城旧事 的原文1

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心碎的痕迹 的原文1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佚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