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焦达峰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并负责联系中国地下会党,将同盟会宗旨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作者:焦达峰

 

焦达峰的生平和履历

1887年1月16日 出生于中国湖南省浏阳县龙伏镇焦家桥。
1899年 入浏阳县南台书院小学就读。
1902年 加入洪福会,开始参与会党活动。
1903年 入长沙高等学堂游学预备科学习日文,并在华兴会的东文讲习所学习,后加入华兴会外围组织同仇会,与黄兴、禹之谟等交往密切。
1904年 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铁道学校学习铁路管理。
1905年 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1906年 任同盟会联络部长,负责联络中国地下会党,将同盟会活动范围由南方沿海推进到长脚流域。同年回中国参加萍浏醴起义,任李金奇参谋,起义失败后返回日本,组织四进社。
1907年 在东京东斌学堂学习军事。与孙武、张百祥等成立共进会,将同盟会宗旨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1908年 回到中国与孙武等谋划两湖军事暴动,创建共进会湖南总堂,任龙头大哥。
1911年4月 图谋响应广州黄花岗起义,未果而避居武汉。
1911年10月22日 与陈作新率湖南新军最先响应武昌起义,攻占长沙,次日建立湖南军政府,被推举为都督。
1911年10月28日 派出援鄂军从长沙出发支援武昌。
1911年10月31日 被从邵阳赶到长沙的新军第50协第二营管带梅馨杀害,同一天陈作新也被杀害。随后梅馨迎立谭延闿任湖南都督。
1912年 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孙中山在南京追授焦达峰大将军衔,遗体安葬于长沙岳麓山。

焦达峰进入东京东斌步兵学校,被推选为湖南都督,1911年,他准备广州起义。

光绪三十二年(1906),萍浏醴会党酝酿起义,黄兴派焦达峰回国联络。他先回浏阳,后到醴陵,担任哥老会首领李经奇的联络参谋。李被清兵追捕溺死后,焦达峰再到日本,进入东京东斌步兵学校。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共进会在东京组织实行机关,焦达峰被推选为湖南都督。十二月到汉口,与革命党人商设湖北共进会。当时,长江流域众会党各树一帜,不相统属。焦达峰便以“共进会中华山”名义促其统一。宣统元年(1909)初,县人周海文、刘肯堂到汉口销售布疋,捐出布款资助革命。焦达峰化名左耀国,与周、刘同回湖南,运动各县会党统一行动。众推焦达峰为首领。宣统三年(1911)春,焦达峰准备响应广州起义。旋因起义失败,遂避走汉口,与湖北共进会孙武、居正等商议两湖起义,订下“长沙先发难,武汉立即响应;武汉先发难,长沙立即响应。”的盟约。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两小无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焦达峰(1886-1911)辛亥革命烈士。字鞠荪,湖南浏阳人。早年入浏阳高等小学/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加入哥老会,参加1906年萍、浏、醴起义,任起义军将领李金奇的参谋。失败后逃亡日本,入东斌学校学军事。不久加入同盟会,任调查部长,专事联络会党。1907年8月,与邓文翚、刘公等组织共进会,为同盟会外围组织,改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为“平均人权”,以便联络会党。1909年先后在武汉、长沙设立共进会机关部,开展革命活动。

中文名
焦达峰
别    名
焦鞠荪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浏阳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11年
职    业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
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
主要成就
组织会党及新军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湖南军政府都督 
派遣新军主力进援武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