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焦达峰从小就接受新知识,逐渐的产生反清的思想,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

作者:焦达峰

 

焦达峰湖南浏阳焦家桥人,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9岁即能作诗,1903年,他进入长沙高等普通学堂学习,兼习日语以为留日准备。

焦达峰(1886-1911),原名大鹏,字鞠荪,湖南浏阳焦家桥人,“达峰”为其在日本时署名,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
焦达峰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他4岁入私塾,人极聪慧,9岁即能作诗。1899年,入浏阳县立南台高等小学堂,开始接受新知,因不满清廷腐败颟顸,逐渐产生反清思想。16岁时经人介绍加入洪福会,这一经历为他革命后长期从事会党工作打下了基础。
日本以明治维新走上富国独立之路令焦达峰心向往之,因此,1903年,他进入长沙高等普通学堂学习,兼习日语以为留日准备。1905年,焦达峰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东亚铁道学校学习铁路管理与爆破技术。日本留学生活开阔了焦达峰的视野,也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8月同盟会成立,焦达峰加入同盟会从事会党联络工作。1906年,焦达峰奉黄兴之命回湘参加萍澧浏起义,担任浏阳会党铁血军总司令李金奇的联络参谋。起义失败后,焦达峰遭清廷通缉,逃亡日本。

焦达峰1907年担任同盟会调查部长成为同盟会骨干,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焦达峰在湖南策划准备以响应之,7月回湘,并说服立宪派共同合作。

1907年,焦达峰担任新成立的同盟会调查部长,成为同盟会骨干。因不满同盟会集中全力经营华南的策略,焦达峰与张百祥、孙武等人在日本组织成立共进会,以图在长江流域中部地区进行革命。
1909年初,焦达峰和孙武奉命回国筹划起义,4月,在汉口设立共进会总机关。8月,焦达峰前往湖南成立湖南共进会机关,并积极联络集聚湘赣会党进入共进会,为将来起义准备基础。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焦达峰在湖南策划准备以响应之。但是黄花岗起义惨遭失败,焦达峰只好和杨任等人前往武汉与孙武等商议两湖共举义事。7月回湘,加紧联络新军及巡防营工作,并说服立宪派共同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冷冷清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焦达峰(1886-1911)辛亥革命烈士。字鞠荪,湖南浏阳人。早年入浏阳高等小学/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加入哥老会,参加1906年萍、浏、醴起义,任起义军将领李金奇的参谋。失败后逃亡日本,入东斌学校学军事。不久加入同盟会,任调查部长,专事联络会党。1907年8月,与邓文翚、刘公等组织共进会,为同盟会外围组织,改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为“平均人权”,以便联络会党。1909年先后在武汉、长沙设立共进会机关部,开展革命活动。

中文名
焦达峰
别    名
焦鞠荪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浏阳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11年
职    业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家
毕业院校
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
主要成就
组织会党及新军积极响应武昌起义 
湖南军政府都督 
派遣新军主力进援武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