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焦达峰
焦达峰湖南浏阳焦家桥人,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9岁即能作诗,1903年,他进入长沙高等普通学堂学习,兼习日语以为留日准备。
焦达峰(1886-1911),原名大鹏,字鞠荪,湖南浏阳焦家桥人,“达峰”为其在日本时署名,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
焦达峰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他4岁入私塾,人极聪慧,9岁即能作诗。1899年,入浏阳县立南台高等小学堂,开始接受新知,因不满清廷腐败颟顸,逐渐产生反清思想。16岁时经人介绍加入洪福会,这一经历为他革命后长期从事会党工作打下了基础。
日本以明治维新走上富国独立之路令焦达峰心向往之,因此,1903年,他进入长沙高等普通学堂学习,兼习日语以为留日准备。1905年,焦达峰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东亚铁道学校学习铁路管理与爆破技术。日本留学生活开阔了焦达峰的视野,也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8月同盟会成立,焦达峰加入同盟会从事会党联络工作。1906年,焦达峰奉黄兴之命回湘参加萍澧浏起义,担任浏阳会党铁血军总司令李金奇的联络参谋。起义失败后,焦达峰遭清廷通缉,逃亡日本。
焦达峰1907年担任同盟会调查部长成为同盟会骨干,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焦达峰在湖南策划准备以响应之,7月回湘,并说服立宪派共同合作。
1907年,焦达峰担任新成立的同盟会调查部长,成为同盟会骨干。因不满同盟会集中全力经营华南的策略,焦达峰与张百祥、孙武等人在日本组织成立共进会,以图在长江流域中部地区进行革命。
1909年初,焦达峰和孙武奉命回国筹划起义,4月,在汉口设立共进会总机关。8月,焦达峰前往湖南成立湖南共进会机关,并积极联络集聚湘赣会党进入共进会,为将来起义准备基础。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焦达峰在湖南策划准备以响应之。但是黄花岗起义惨遭失败,焦达峰只好和杨任等人前往武汉与孙武等商议两湖共举义事。7月回湘,加紧联络新军及巡防营工作,并说服立宪派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