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陆费逵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曾编辑出版过《中华大字典》、《辞海》等要籍,总计出版各种书籍两万种以上。

作者:陆费逵

 

陆费逵十七岁就独力自修,十九岁创办新学界书店于武昌,他的成功除了少年时期的奋斗以外,他的深远的眼光也是一种要素。

陆费逵幼时只受五年母教,一年父教,一年师教,十七岁就独力自修。十七岁在南昌创正蒙学堂,十九岁创办新学界书店于武昌。二十岁任汉口《楚报》主笔,因言论触犯当局,致该报被迫停刊,转至上海任昌明书店经理。二十一岁入文明书店任编辑;又二年,为商务印书馆出版部长及《教育杂志》编辑。
陆费逵的成功,除了少年时期的奋斗以外,他的深远的眼光也是一种要素。辛亥革命爆发,他料到清朝必被推翻,民国即将成立,便集合同志筹备新教科书,以适合新的需要,于民国元年元旦创立中华书局,发行中华教科书,风行一时。之后的五、六年,他料到中国法币政策必然推行,于是注重钞票的印刷,书局营业更能蒸蒸日上。先生在《新中华》创刊号中,复撰有《备战》一文,认为中国对外战事发生,必须长期作战,因而主张就军事、民食、交通三方面积极准备,其意见颇能与政府当时设施暗合。

陆费逵在中华书局任职三十年,除手编中华教科书、出版期刊外,还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大字典》等,上海滩上曾有人将陆费逵和爱迪生等人放在一起,是自学的典范。

在《我的青年时代》一文中,陆费逵曾评述自己的自学精神:“我幼时母教五年,父教一年,师教一年半,我一生只付过十二元的学费。到十三岁,读过《四书》、《诗经》、《书经》、《易经》、《左传》、《唐诗三百首》六部书,没有造过句,没有作过文。因为先母主张多读多看,反对挖空心思作八股,并反对作疏空的论说;却学过珠算,看过《纲鉴》,我十三岁正是戊戌年,我那时勉强能看日报和时务报,有点新思想了,和先父的思想不免冲突;先母却赞成我的主张,于是便不照老式子读书,自己研究古文、地理,后来居然自习算学,并读格致书了。那时随侍在南昌,有一个阅书报社开办,我隔日去一次,午前九时去,午后五时出来。带一点大饼馒头作午餐。初时尚有阅者二、三十人,后来常常只剩我一人,管理员也熟了。他便将钥匙交给我,五大间藏书,好像是我的了……照这样做了三年,学问渐渐进步,文理渐渐通顺,常识渐渐丰富。十七岁——实在未满十六岁——便教书。从十七岁到二十六岁,每日早六时至八时,一定自修,晚间也差不多总是自修或编著。”
正是这种勤勉,让陆费逵终成大家。
陆费逵在中华书局任职三十年,除手编中华教科书、出版期刊外,还先后编辑出版了《中华大字典》、《辞海》、《四部备要》(重印)等要籍,总计出版各种书籍两万种以上。
陆费逵著有《教育文存》五卷,《青年修养杂读》和《妇女问题杂谈》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上曾有人将陆费逵和爱迪生、高尔基、叶澄衷、杨斯盛放在一起,认为是自学成材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兵慌马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陆费逵:(1886年9月17日,清光绪十二年八月二十日─1941年7月9日),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汉族,浙江桐乡人。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号少沧,幼名沧生,笔名有飞、冥飞、白等。原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汉中。母为李鸿章侄女,颇识诗书。儿子陆费铭中,女儿陆费铭琇。

中文名
陆费逵
别    名
幼名沧生,笔名有飞、冥飞、白等
出生地
陕西汉中
出生日期
1886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
1941年7月9日
职    业
教育家、出版家
主要成就
中华书局创办人
原    籍
浙江桐乡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