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戈鲲化是一位孤寂而优雅的东方教师,这位文明的传薪者于1882年2月14日就因重感冒和肺炎不治而逝。

作者:戈鲲化

 

戈鲲化孤寂而优雅的东方教师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到美国最具盛名的大学讲学的中国人,戈鲲化只有倾其平生之学以不负众望。就像当代留美的文人一样,能够向洋人炫耀的,自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

孤寂而优雅的东方教师
1879年7月15日戈鲲化携妻儿由上海起程,8月8日抵达哈佛。作为第一个被邀请到美国最具盛名的大学讲学的中国人,戈鲲化只有倾其平生之学以不负众望。就像当代留美的文人一样,能够向洋人炫耀的,自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
于是,本来被安排教习汉语的戈鲲化,渐渐的把他的课堂变成了一个学习中国文化的场所。
戈鲲化用三个坚持,来遂行其使命。其一,他坚持用南京官话讲座,不按照英国人的课本讲北京官话,力求原汁原味。其二,他坚持穿官服、戴官帽上课,提请学生注意东方的尊师美德。其三,他自编中文教材《华质英文》(ChineseVerseandProse) ,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教材”(哈佛校方评语)。教材收录了戈鲲化自己的诗作15首,有英文译文和解释,还有平仄发音。戈鲲化在序言里说:“……航海而西,以华文掌教之余,学英语,习英文……继与诸博雅讨论有韵之文,彼亦慕中国藻词之妙。只因书不同文,方心圆智,未能遽凿破浑沌。屡索余诗,爰取《人寿堂》旧作四首,又至美后所作十一首译示之,并附诗余尺牍各一。”此外,他还选取中国古典小说作为教材,以其较全面的介绍中国文化。

戈鲲化雄心勃勃。他的以诗歌入手教习中文的手段,可以说是独树一帜,这位文明的传薪者于1882年2月14日就因重感冒和肺炎不治而逝。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没有人探讨过西方人如何学习东方文化。戈鲲化雄心勃勃。他的以诗歌入手教习中文的手段,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多半诗作不错,而传统中国也的确是个诗歌的帝国。赴美前夕,他曾写《答陈少白巡检(兆赓)》一诗道:“抟风偶尔到天涯,寄语休嫌去路赊。九万里程才一半,息肩三载便回华”。表明了自己三年的志向。
1879年10月22日,戈鲲化正式开课了。每周五天的课程被安排得满满的。每天他授课一小时,学生自学二至三小时。其学生不仅有正式的哈佛生,也有一些喜欢东方文化的教授,还有与华通商的美国人。
戈鲲化“擅长交友,待人真诚”,“他独特的社交气质使他能够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努力使自己能被大家接受”(美国报纸评论)。他讲课时昂首阔步,在美国人的社交圈中吟诗答谢时抑扬顿挫,完毕则一鞠躬而退,美国人叹道:“我们在中国大圣人孔子身上可以发现类似的品质”,“通过戈鲲化的言行,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兄弟般的关系。”
可叹者,这位文明的传薪者于1882年2月14日就因重感冒和肺炎不治而逝。当年5月8日,美国颁布“限制华工律”十五款,开始了排华浪潮。戈鲲化于是成为另一种孤独的先行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莫名的眼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在著名的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墙上悬挂着的一幅大照片,这是一个清代官员打扮的中年人,头上顶戴花翎,身着官服,足蹬皂靴,清癯的脸上生着一双睿智的眼睛。120多年前,他不远万里来到美国,创立哈佛大学的中文教育,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做戈鲲化。
1879年,有一位中国人受聘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这是中国向西方大学,第一次派出教师,去传授中国文化,是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乃至整个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但是一百多年来,这位中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一直不为世人所知。许多人,甚至连他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但他确确实实是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确确实实是中美文化交流的第一人,确确实实是输出中国文化的先驱者。

中文名
戈鲲化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休宁
出生日期
1838年
逝世日期
1882年
主要成就
登上哈佛讲台的中国第一人 
奠基燕京图书馆的第一批图书 
编撰出第一部由中国人为西方人写的中国文化教材。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