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慎中
王慎中成了另开唐宋派风气的第一人。他与唐顺之倡导的反复古主义的古文运动,开明代中叶以后文坛上反复古主义的先河,给明代文坛增加几分生气。王慎中与唐顺之、归有光并称明代三大散文家。
嘉靖年间,王慎中成了另开唐宋派风气的第一人。他与唐顺之倡导的反复古主义的古文运动,对“前七子”的复古主义文学思潮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两人因而声名远播,天下并称为“王、唐”,又称“毗陵唐,晋江王”(唐顺之毗陵人),王、唐又与后起之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开明代中叶以后文坛上反复古主义的先河,给明代文坛增加几分生气。王慎中与唐顺之、归有光并称明代三大散文家。
但即使理论上如此之正确有力,文章表现得生意盎然,其主张仍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嘉靖中继起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就是这一流人物。他们变本加厉,又把复古运动余波,搅起一阵浪花。而攻击王慎中之主张最力的,正是王慎中出任山东提学佥事时识拔的山东秀才李攀龙。
尚书蒋德璟评论得很明白。他说:
“欧阳公(欧阳修) 识苏子瞻,置第二,子瞻推重欧公不啻口。吾乡王道思(王慎中)先生,识李于鳞(李攀龙)先生,置第一,而于鳞讥毁亦不啻口。论者以此定二人优劣,非也。使于鳞之文果胜道思,如子瞻出永叔一头地,即毁之于师见薄,而于文示公犹未为过。
王慎中举世厌于鳞文,即元美(王世贞 )奉之最亲而晚年已有异议,故学元美者,入门甚便,去古弥远。
今举世厌于鳞文,即元美(王世贞 )奉之最亲而晚年已有异议,大约如《史》、《汉》语,辅以赘牙而己,非真《史》、《汉》也。即元美戈猎五车,于今故亡所不综;辨史才高,而六经之学似亦惘惘。故学元美者,入门甚便,去古弥远。
道思先生尝云:学马(司马迁)莫如欧(欧阳修),学班(班固)莫如曾(曾巩),吾正是学马、班,岂学欧、曾哉。第其所学,非今人所谓学。今人何尝学马、班,止是每篇中抄得四五句《史》、《汉》,余皆举子对策与写柬寒温之套,而曰学马、班,亦可笑也。此语直为七子传神。
然元美渊富故不易及,亦自成其元美。故余尝私论:明文以金华(宋濂)、北地(李梦阳)、晋江(王慎中)、太仓(王世贞)为四大家。而为晋江者,非沉酣经术,酿深力厚,独立间架,未易下手,政恐逗入第套、寒温蹊径耳。若于鳞不足论也!”
王慎中的作品赏析及诗词评价
【送仪部二寅长充选送贵嫔使】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
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
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
合相当知偃月形,问祥应有怀日梦。
君王正在柏梁台,欢进千年紫玉杯。
太史占天先入奏,二星遥扈四星来。
【松江莫生廷韩远来见访比归赋赠】
文采翩翩正少年,机云以后仍生贤。
已见驰声嵩洛下,却来吟眺楚江边。
扁舟泊近西淮柳,客舍时沽南市酒。
路果纷投骏马前,山衣寄换新莺后。
风流绝世美何如?一片瑶枝出树初。
画舫夜吟令客驻,练裙昼卧有人书。
敝刺蒙茸怀袖里,入门相访眉间喜。
非才远谢汉中郎,率尔为君行倒屣。
【题画】
绣壁崚嶒森怪立,虬松夭矫相攫执。
修髯怒甲争奋跃,洒淅疑乘风雨入。
茑萝蒙密昼长阴,云气淋漓晴亦湿。
复涧兼藏嵌窦深,空林恍听涛声急。
在谷幽人不可招,白日此中容易匿。
【题孙宫允园亭用马司业韵二首】
敞阁偏临壑,幽林复带波。
叶繁栖凤竹,蔓结偃虬萝。
吴树三春暗,江涛八月多。
更怜垂钓处,凫鹜静烟蓑。
避地歌招隐,耽幽此卜居。
词华二陆后,形胜六朝余。
山鬼窥青管,江妃扈赤书。
悠然东壁下,宛挂两银鱼。
诗作评价
王慎中亦有不少诗作,尤擅五言诗体,诗风颇受颜延之、谢灵运的影响。但因文的成就,诗相对逊色。
《泉州府志》称王慎中的诗“诗格艳丽,虽寡天造,极良人工。”
明末学者钱谦益评其诗为“诗体初宗艳丽,工力深厚。”
清·学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认为:“评明人诗者不及王道思,然道思五言,文理精密,足以嗣响颜(颜延之)、谢(谢灵运)。”
清代另一位评诗权威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也说:“(王慎中)五言古诗亦窥颜、谢堂庑,无一浅语滑语。”
中国科学院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评论说,前后七子的成就不高,大部分作品一般化,形式上的古色古香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空虚。唐宋派对复古派的文风之弊深恶痛绝,批评十分尖锐 ,具有深刻的揭露意义。但是唐宋派仍摆脱不了道学思想的某些影响,当时的人对道学思想论调不感兴趣,因此战斗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又说,复古派大都有诗有文,而唐宋派偏重教文,在诗的方面无所建树,所以始终未能形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反对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