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惟敏
冯惟敏著述有《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对后世影响较大者数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其中《僧尼共犯》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学上最深刻的反映,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
著述有《海浮山堂词稿》、《石门集》,主纂嘉靖《临朐县志》、万历《保定通志》等,其中不乏伸张正义、尊重史实的佳作。对后世影响较大者数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其
中《农家苦》、《忧复雨》、《刈麦有感》等,反映了他体察民隐,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心。另一些作品,或讽贪、或刺虐、或戳弊、或揭恶,均为警世醒民之作。故王士祯评其散曲“独为杰出”。他的杂剧《僧尼共犯》,通过僧尼私通,后经官府判为夫妻的故事,指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传流后嗣,繁衍至今”,乃天经地义之事。他以此向假道学公开宣战。他出身于宦门,贵族公子之习难以尽脱,在其著作中,也有一些风花雪月之类的作品。冯惟敏的散曲结集为《海浮山堂词稿》,他的整个诗文则结集为《冯海浮集》,其中《僧尼共犯》一剧尤其有鲜明的特色,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学上最深刻的反映,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
冯惟敏虽然出仕十余年,但官小事杂,很不得志,借神鬼反映现实社会,抒发愤懑之情。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而象"嘲谑 "一类的篇什,则失于颓唐,暴露了作者消极的一面。
冯惟敏虽然出仕十余年,但官小事杂,很不得志,在散曲中抒写了他的愤世乐闲的感情,他的"归田小令"写得很真挚。他的散曲,能跳出只写吊古厌世、谈禅归隐、林泉逸兴,男女风情的窠臼,将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丰富了曲作的内容。
反映百姓疾苦的漫画
首先,他的一些暴露政治黑暗和社会弊端的作品。有讽刺统治集团腐朽无能,颠倒是非曲直的,如(清江引)《八不用》、(朝天子)《解官至舍》;有谴责贪官污吏刻剥罪行的,如(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新水令)《十美人被杖》;有揭露上层社会尔虞我诈、贤愚不辨的,如(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枝花)《对驴弹琴》;有对科举制度表示不满的,如(粉蝶儿)《辞署县印》、(折桂令)《下第嘲友人乘独轮车》;还有指斥江湖术士骗钱害人的,如(朝天子)《四术》等。其次,他还有不少关心农事、同情农民的作品,如(胡十八)《刈麦有感》、(折桂令)《刈谷有感》、(玉江引)《农家苦》,以及《喜雨》、《苦雨》、《苦风》、《喜晴》(以上皆(玉芙蓉))等。此外他还有一些曲作,如(端正好)《吕纯阳三界一览》三组套曲,借神鬼反映现实社会,抒发愤懑之情。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而象"嘲谑 "一类的篇什,则失于颓唐,暴露了作者消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