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康海壮秦腔之基,康王腔慷慨悲壮、喉啭音声,有阳刚美,阴柔情

作者:康海

 

康海“以文为身累,遂倦于修辞”

正德元年(1506),即正德五年(1510),刘瑾因谋反罪被朝廷处死,朝廷清查刘瑾一案,康海因与刘瑾有过来往,遂被列为同党,削职为民。 正在这个时候,已经官复原职的李梦阳,不但不为曾救自己一命的朋友两肋插刀,反过头来倒打一耙,诬陷嫉害。
 

康海回家之后,“以文为身累,遂倦于修辞”。他认为“辞章小技耳,壮夫不为,吾咏歌舞蹈于泉石间已矣,何以小技为哉!”他与朋友、同乡王九思遭遇相似,志趣相投,于是经常在其家乡沜东及王九思的家乡鄠县(今户县)一带。他与王九思一道对戏曲音乐进行了大胆改革,形成了秦腔四大流派中影响较大的一派——“康王腔”。

康海主盟艺苑四十年,培养出众多名角

康海,“主盟艺苑,垂四十年”,创“康王腔”,壮秦腔之基。
这个举世有名的才子,广招演员,自制乐曲,写剧本、改革声乐唱腔脸谱,自操琵琶,创建了自家戏班子,人称“康家班社”。他招收弟子在家中教授他和王九思创作的“慷慨悲壮、喉啭音声、有阳刚之美、有阴柔之情”的“康王腔”。自己动手创作的《中山狼》和《王兰卿服信明忠烈》《杜子美游春》等剧本,并让戏班排练。康海的继室张氏,出身乐户,能唱善舞,声振秦中。并培养出较有名的演员双蛾、小蛮、春娥、端端、雪儿、燕燕等,更有“随身四帅”金菊、小斗、芙蓉、采莲,深受观众所喜爱。康家班演出的戏“歌有新词、舞有娇姿”,30年红极家乡,对秦腔发展影响很大。曾广集千名艺人,参与秋神大赛活动。康海不仅是秦腔艺术的先哲,且精通音律,善弹琵琶,被称为“琵琶圣手”。吴梅村评价说:“琵琶急响多秦声,对山慷慨称入神,同时渼 陂(王九思号)亦第一,两人失志遭迁谪,绝调康王并盛名,昆仑摩挲无颜色!”一次,康海在扬州焦山弹奏琵琶后,倾倒观者,后人遂将焦山易名“康山”,以示纪念。康海被革职后,在家闲居了整整30年,遗命以山人巾服成殓。检其遗资“借金百余”,而大小鼓却存有300多副。
康海还扶植周至张于朋、王兰卿在康家班基础上组建张家班。张家班,又名华庆班,不仅在周至、户县、眉县以及省境内一些地方演出,还曾随陕西盐商、木商到过江浙一带。张于朋喜爱秦腔,多才多艺。他回家后,以暖泉别墅为基地潜心地方戏曲、音乐的研究与实践。他不但会演戏,还会编戏、排戏、打鼓等。他的妻子王兰卿,周至县城内乐户王锦之女,自幼聪敏好学,性情贞良,七、八岁吹拉弹唱,所事皆通,与张结为姻缘。王兰卿为张家班骨干,她唱做俱佳,其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艺术,为西府剧坛之冠,成为明代中叶最著名的秦腔女演员。华庆班在历史上活动长达500年之久,直到上世纪的50年代。

康海为秦腔的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官场不幸秦腔幸。康海为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康海创作的杂剧《中山狼》是讲述东郭先生救一只中箭逃命的狼,自己几乎反被狼所害的故事。通过对狼的本性的揭露,骂尽一切负国家、 负父母、 负师友的无耻之徒,同时嘲讽了迂腐的东郭先生“无所不受”的“仁心”,颇有深意。全剧紧凑,富有戏剧性。曲白生动而自然,具有爽直古朴的特点,剧中狼、老杏、老牛开腔说话,情态逼真,饶有童话色彩。一说《中山狼》杂剧是为影射李梦阳负恩而作。
周全了籍与康”(〔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康海诗作选摘

闻筝
宝靥西邻女,鸣筝傍玉台。
秋风孤鹤唳,落日百泉洄。
座客皆惊引,行云欲下来。
不知弦上曲,清切为谁哀。

云冻欲雪未雪,梅瘦将花未花。
流水小桥山寺,竹篱茅舍人家。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梦醉红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康海简介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中文名
康海
别    名
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武功
出生日期
1475
逝世日期
1540
职    业
文学家
主要成就
文学史上的明代“前七子” 
发展秦腔艺术
代表作品
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
籍    贯
陕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