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吕本中词作如梦境、画境,流露婉转凄清的朦胧美,亦有“游词”风范,代表作《踏莎行》、《西江月》

作者:吕本中

 

吕本中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淡雅清丽,确为神品

婉转凄清的朦胧美

前文曾经提到陈如江认为"词风格与韦庄之疏放为近"。韦端己词以白描写闺情离愁,淡雅清丽,确为神品。吕居仁词虽未达到这个高度,但也有其自身特点。以此篇"踏莎行"而言,首句"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便有皇浦松、和凝短歌的风味。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与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花比雪,在诗词中所用颇多。范成大《秦楼月》;云"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即以杏花比雪写闺情,周密《清平乐》;亦有句云"欲梅欲雪天时"。此处雪与梅花同来,且形似色近,故曰"雪似梅花,梅花似雪",此为"似"。而雪色似而神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少梅花清香之态,故为“不似”。
吕本中词“鬓云欲度香腮雪”,“梅花"与"雪”如梦境如画境,极尽迷离之态
此篇"梅花"与"雪",如梦境如画境,极尽迷离之态,似清水出芙蓉。而与下文联系,此中含义颇多。温庭筠词云"鬓云欲度香腮雪",雪亦可指女子雪白的皮肤,而非仅仅自然界的白雪而已。梅雪奇绝,暗香浮动,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却"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梅雪最宜赏玩,作者心中有事,却厌其"恼人",伴以"南楼月",更增其婉转凄清。此处"南楼月",没有明说恼人的原因。而有梅有雪有月,欧阳修《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知一二。而"记得去年"等句念下,果然如此。去年探梅,二人共赏,而今物是人非,"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正是"到今犹恨轻离别"。词起结最难,而结犹是,"到今犹恨轻离别"之句,独有画龙点睛之妙。词至此,方为分明。而先雪再梅继之以月,如雪中花,将离情委婉道来,别有一种朦胧美。
宋人写采莲歌多矣,而切不可看做少年情侣嬉游之作。此处采莲的并非平常女子,而是与作者共游的歌妓。故采莲歌多为咏歌妓嬉游之作。就此篇而言,此"君"为何"君"实在难以查明。吕居仁年少风流,亦诗亦酒,白居易《赠长安妓人阿软》;云"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千花百草看似春景,实指歌妓。而此处似乎也可以这样认为。吕居仁词中亦有"游词"即是明证。例如此篇《西江月》;似乎是才力不可而为之:
西江月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
金鼎清泉乍泻,香沈微惜芳熏。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
而《踏莎行》;(雪似梅花)则不沾香艳气,独有婉转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怎么忍心放开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今安徽寿县)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姓    名
吕本中
朝    代
南宋
称    号
东莱先生
作    品
《春秋集解》,《紫微诗话》,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