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张志和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论颇有论述,还辑道学心得为《玄真子》,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

作者:张志和

 

张志和将道学心得辑为《玄真子》,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

张志和将自己修炼的心得辑为一部十二卷三万言的《玄真子》。《玄真子》模仿《庄子》、《列子》,以假设寓言问答,以论述天地造化,有无、方圆、大小等哲理问题,是《道德经》的深入和补充,或者说是对《道德经》的一个具体释例,其大旨是在吸收唐代道教重玄思想的基础上,解释道家虚无玄妙之说,如书中把“玄真”解释为“无自而然,是谓玄然;无造而化,是谓真化之玄也,无玄而玄,是谓真玄;无真而真,是谓玄真。”

 

所以《道德经》和《玄真子》的关系,也就一个是纲领、一个是细则;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具体而已。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
此外,《玄真子》外篇中有虹的成因及人工造虹方法的记载。

张志和关于天地关系的理论,颇近于“盖天说”又与“宣夜说”相合

张志和关于天地关系的理论,颇近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 “盖天说”。其不同之处在于,张志和并不认为地是倾斜的,西北高而东南低。天地间是无形质的碧虚,这又与古代天文学中的“宣夜说”相合。这是张志和吸引古代天文学的地方(宣夜说出在汉末以前)。进一步,我们可以看到张志和对日月之关系的精湛解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携尓到末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本    名
张志和
别    称
张龟龄
字    号
字子同 
号烟波钓徒,玄真子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长安
出生时间
732年
去世时间
774年
主要作品
《大易》,《玄真子》
主要成就
著名诗人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