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胡铨主张以文“传道”,与欧阳修、杨邦乂、周必大被誉为“庐陵四忠”,代表作《上高宗封事》等

作者:胡铨

 

胡铨虽颠沛流离,但好学不厌,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

胡铨虽颠沛流离,半生岭海,但志苦心劳,好学不厌。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他推崇韩愈欧阳修,主张以文“传道”。他的文章,内容丰富,驰骋古今,多长篇大论。代表作如《上高宗封事》,决然表示“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并主张“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文章一出,群臣振奋,奸佞失色。其他文章,如《应诏言事状》、 《应诏集议状》、 《上孝宗封事》、《与王中丞相书》,也都痛快淋漓。题跋如《跋陈了翁帖》,也写得激昂慷慨。杨万里曾为他的集作序,说道:“先生之文,肖其为人。其议论闳以挺,其叙记古以则,其代言典而严,其书事约而悉。”是中肯之评。
 
 
胡铨作品颇具风采,主要有《胡澹庵先生文集》32卷,《四印斋所刻词》等
胡铨的诗,颇具风采,一如其文。如《次雷州和朱□秀才韵时欲渡海》,虽再遭贬斥,意气不衰。其词亦多激愤之语,如《好事近》直斥“豺狼当辙”。秦桧的私党张棣迎合意旨,以此词为据,向朝廷检举他“谤讪怨望”,以致被远谪海南岛(《四朝名臣言行录》)。
胡铨作品散失不少,原有今传本有《胡澹庵先生文集》32卷,《补遗》1卷,有道光十三年刊本。其词集《澹庵词》1卷另行,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清王鹏运《南宋四名臣词集》录胡铨《澹庵长短句》一卷。
胡铨的史书记载
《资政殿学士赠通奉大夫胡忠简公铨神道碑》
《宋故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致仕庐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赐紫金鱼袋赠通议大夫胡公行状》
《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胡铨的后世纪念
后人在集贤书院内置其神主,与李邺侯(泌)、韩昌黎(愈)、赵清献(抃)、陈忠肃(瑾)、周元公(敦颐)、胡文定(安国)、朱文公(熹)、张宣公(栻)合祀一堂。
为了纪念胡铨,人们把他与欧阳修、杨邦乂、周必大同誉为“庐陵四忠”,并修有胡忠简公祠、“五公祠”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简简单单”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胡铨简介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卒,赠通议大夫,谥忠简。有《澹庵集》等。
本    名
胡铨
别    称
胡忠简
字    号
字邦衡 
号澹庵
所处时代
两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出生时间
1102年
去世时间
1180年
主要作品
《澹庵词》《胡澹庵先生文集》
主要成就
刚直不阿,乞斩秦桧
官    职
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
封    爵
庐陵郡开国侯
追    赠
通议大夫
谥    号
忠简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