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胡铨坚持抗金、反对议和,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留下千古名句“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

作者:胡铨

 

胡铨的—生是忠诚的、正直的、爱国,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

胡铨的—生是忠诚的、正直的、爱国的—生,正如他在《乾道三年九月宴罢》一诗中所写:“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怯胆寒。”胡铨被流放23年,但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爱国之情长存,不愧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事迹和精神当与岳飞、文天祥一样,永垂青史。
胡铨的一生,始终坚持抗金,反对议和。为了保全国家的完整,人民生活的安宁,他不辞辛苦,上下奔波,胡铨的这种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在广大人民心中永不磨灭。2000年,江西省新闻媒体选评江西千年之中最杰出的十位历史名人,胡铨被评为“脖子最硬的人”。
 
历代对胡铨评价
王庭珪: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
陈刚中:① 屈膝请和,知庙堂御侮之无策;张胆论事,喜枢庭经远之有人。身为南海之行,名若泰山之重。  ② 谁能屈大丈夫之志,宁忍为小朝廷之谋。知无不言,愿请尚方之剑;不遇故去,聊乘下泽之车。
杨万里:公居无事时,下心拱手,言恐伤人,独论国事,劲气正色,贯日袭月,奋以直前,不怵不恻,不疚不式,大节揭揭,细行斩斩,动容出辞,见者起敬,长身玉立,望之山如即之春。 
周必大:春秋尊王,外攘夷狄。幼学壮行,终始惟一。凛然英气,尚父是匹。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罗大经:人徒见忠简以一编修官乞斩秦桧,甘心流窜,忠襄(杨邦乂)以金陵一倅唾骂兀术,视死如归,岂知其自为布衣时,所立已卓然矣。
脱脱:秦桧执国柄,其误宋大计,固无以议为也。张九成之策,胡铨之疏,忠义凛然。
李纮:封事则胡忠简惊人,诗盟则杨诚斋独主。
蔡东藩:胡铨一疏,直足怵奸贼之胆,虽未邀听信,反遭贬谪,而正气自昭于天壤,南宋之不即亡,赖有此人,亦赖有此疏,读此可以起懦而警顽,令人浮一大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往事不堪回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胡铨简介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卒,赠通议大夫,谥忠简。有《澹庵集》等。
本    名
胡铨
别    称
胡忠简
字    号
字邦衡 
号澹庵
所处时代
两宋
民族族群
宋人(汉族)
出生地
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出生时间
1102年
去世时间
1180年
主要作品
《澹庵词》《胡澹庵先生文集》
主要成就
刚直不阿,乞斩秦桧
官    职
资政殿学士、朝议大夫
封    爵
庐陵郡开国侯
追    赠
通议大夫
谥    号
忠简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