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乾顺
李乾顺平息拔思母部起义,和宋朝讲和,多次向辽国提出求婚
永安二年(1099年)二月,李乾顺出兵帮助辽平息了拔思母部的起义。李乾顺希望同宋朝讲和,宋哲宗不许。在辽朝出面斡旋的情况下,李乾顺又处死曾为梁太后策划扰宋边境的嵬保没、结讹遇二人,并遣使向宋朝上谢罪表,宋朝才答应与夏议和,恢复“岁赐”。
永安三年(1100年)十一月,李乾顺向辽请婚,意在消除因梁太后之死而造成的夏辽隔阂,再次用联姻的方式巩固夏辽关系,但辽道宗终未允许。
辽道宗死后,天祚帝在位之时,贞观二年(1102年)六月和三年(1103年)五月,李乾顺又两次遣使向辽请婚,夏使臣李至忠等对天祚帝一再称颂李乾顺, 辽主才答应了婚事。
贞观四年(1104年)三月,辽主封宗室女南仙为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
李乾顺和宋朝征战多年,辽国出面和解,但是宋朝几年后又继续进攻西夏
宋徽宗继位后,宋朝起用蔡京为相,开始对西夏用兵。贞观四年(1104年)五月,宋陕西转运使、知延州陶节夫,出兵进攻石堡砦,夺其粮食窖藏,筑城堡以守。李乾顺愤然说:“宋朝夺走我们的金窟埚!”进而出动铁骑与宋朝相争,夏军被宋军击退。六月,夏军与宋将折可适战于灵州川,又败。十月,李乾顺遣使向宋朝请和,遭到拒绝后,被迫集聚四监军司兵力,向宋朝泾原等州发动进攻,包围平夏城,又攻镇戎军。
贞观五年(1105年)后两年内,宋军多次进攻夏,夏军一再被击败。李乾顺两次遣使向辽求援,辽朝为此遣使向宋朝入贡,请求罢兵,并请归还所占西夏的土地。
贞观六年(1106年)二月,迫于辽的压力和权宜之计,宋徽宗答应归还崇宁以来所占领的西夏边地,与夏议和。但是宋朝权臣蔡京、童贯集团对西夏用兵,实行开边以邀功的方针并没有改变,在经过七年多的准备之后,又重新开始对西夏的战争。
从雍宁二年(1115年)至元德元年(1119年),宋军多次攻入夏,宋熙河经略使刘法军深入夏都城兴州、灵州腹心地区,李乾顺命晋王察哥率步骑万余人迎战,夏军奋勇力敌,全歼刘法所部,宋军死伤数万。夏军乘胜攻破宋统安城,进围震武城。元德元年(1119年)六月,李乾顺在对宋作战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又以辽的名义再次向宋朝请和,宋朝被迫接受与夏议和。其时,女真族的金国建立,南下进攻辽朝,攻克辽中京,又进至西京。
元德四年(1122年)三月,李乾顺派出5000兵马援助西京,西京失守遂还师。五月,李乾顺得知辽天祚帝逃入阴山,乃遣大将李良辅领兵3万救援,与金将完颜娄室战于宜川河畔,夏兵大败。七月,李乾顺遣大臣曹价向天祚帝恭问起居,并馈赠粮饷。
元德五年(1123年)正月,李乾顺再次出兵救辽,被金军阻击不能前进。五月,天祚帝伪降金朝,西遁云内州(今内蒙古吐默特左旗),李乾顺遣使于夏边境迎驾,请天祚帝入夏境。六月,天祚帝遣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皇帝,且诏命发兵救辽。这时,金朝也派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顺提出:如天祚帝逃入夏境,应将其擒捕送金;夏如能以事辽之礼事金,金允许将辽西北一带地割让给夏。李乾顺见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为了保全夏国的割据地位,遂答应了金的条件。
元德六年(1124年)三月,李乾顺向金朝上誓表,表示依附于金。辽灭亡后,李乾顺妃辽成安公主知故国已亡,悲痛不已,在宫中绝食而死。
元德八年(1126年)三月,李乾顺乘金兵进攻宋朝的机会,派兵将原来宋朝在夏边境修筑的城堡陆续攻占。他根据金朝对夏的许诺,进占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 以及宋边境震武城(今陕西榆林境)。又攻占宋朝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乘胜攻克天都寨,围兰州,大肆掳掠后撤军而还。不久金将完颜宗弼又派兵强占天德、云内等州,李乾顺向金朝提出质问。
正德元年(1127年)三月,金朝与西夏划定疆界,金朝把陕西北部约数千里之地划给西夏,以此作为天德、云内等地的抵偿。
正德二年(1128年)九月到次年七月,李乾顺出兵攻占宋定边军(今陕西吴旗境)与德静砦(今陕西榆林境)。
大德二年(1136年)七月,又攻占西宁州(今青海西宁)。
大德三年(1137年)四月,宋朝知西安州任得敬投降西夏,并将17岁的女儿献给李乾顺为妃。李乾顺擢任得敬为静州防御使。
大德四年(1138年)八月,由于李乾顺对任妃非常宠爱,命御史大夫芭里祖仁持册立为皇后,同时升任得敬为静州都统军。 九月,李乾顺遣使携带重金到金,请求熙、秦河外诸州地归夏,金允将乐州(今青海乐都)、积石州(今青海贵德境)、廓州(今青海化隆境)等三州割让给夏国。 至此,李乾顺取得了湟水流域之地,夏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
夏大德五年(1139)六月初四日,李乾顺卒。谥圣文皇帝,庙号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