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唐寅墓“文革”期间遭毁坏,墓碑、石亭、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

作者:唐寅

 

唐寅史籍记载

《明史文苑传》
《明史稿》王鸿绪
《江南通志》
《明史稿》尹守衡
《吴中故实》黄鲁曾
《遗命记》唐兆民

 

唐寅故居仅存遗址,建筑采用明代文人居所建筑风格样式,以唐仲冕重修唐寅故居刻本图示为依据进行复原

唐寅故居仅存遗址,但位于苏州市西郊横塘唐寅墓还保存完好,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唐寅墓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法号六如。
在相关规划中,唐寅故居本体将复原学圃堂、寤歌斋、蛱蝶斋,三者呈品字形布局。建筑采用明代文人居所建筑风格样式,以唐仲冕重修唐寅故居刻本图示为依据进行复原,主要有学圃堂、寤歌斋、蛱蝶斋、梦墨亭。学圃堂为故居中体量最大建筑,门窗隔断为满天星或枝条式,堂前按明式建筑做法建造露台。

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寅墓位于市郊横塘乡王家村,距苏州盘门约2公里,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寅死后先被草草安葬在古城区的桃花坞北面,20多年后才迁葬到苏州西郊横塘王家村 (也就是现在的解放西路唐寅园址)。 1955年,政府对唐寅墓进行了整修,次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但“文革”期间,唐寅墓地遭毁坏,墓碑、石亭、石坊等荡然无存,只留荒冢一堆。 1985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修复墓冢,次年又在墓南建起六如堂、梦墨堂等厅堂,辟为唐寅纪念陈列室,并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唐寅园布局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五行三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唐寅简介

唐寅即唐伯虎(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本    名
唐寅
字    号
初字:伯虎 
后字:子畏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所处时代
明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苏州府白下桥李间
出生时间
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
去世时间
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1524年1月7日)
主要作品
《六如居士全集》、《骑骡归思图》、《秋风纨扇图》等
主要成就
吴门四家
本    经
《诗经》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