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徐庶因在被逼无奈之下投奔曹操却始终未进一言,只为保全母亲以尽孝心

作者:徐庶

 

徐庶虽早年追随刘备,其本人却是魏国臣子
徐庶最后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所以严格来讲,徐庶是魏国臣子。但是因为徐庶与刘备之间的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文艺作品又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徐庶总是被作为蜀汉臣子来看待。


诸名人异士对于徐庶的评价描写
诸葛亮:①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敝趫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勤渠,有忠于国,则亮可以少过矣。②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 
尹义尚:徐元直西蜀之谋士,关云长刘氏之骁将,须归即遣,知叛弗追,今之与古,何其异趣? 
习凿齿: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怀羊公之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未尝不徘徊移日,惆怅极多,抚乘踌躇,慨尔而泣。曰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裴杜之故居,繁王之旧宅,遗事犹存,星列满目。琐琐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 
罗贯中: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冯梦龙:徐庶之不终于昭烈也,其母存也,陵母不伏剑,陵亦庶也。
李蟠:陵归楚则徐庶不得为完臣,陵不归楚则赵苞不得为孝子矣。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痴人不说梦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徐庶简介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徐庶本名徐福(《三国演义》中因对史书的误解错将其名改为单(shan)福),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后来这件事被艺术加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本    名
徐庶
别    称
徐福、单福(小说三国演义中徐庶化名)
字    号
元直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出生地
颍川长社
主要成就
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帮助刘备破八门金锁阵
职    业
谋士
官    职
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