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季羡林之子季承认为父亲的财产应归季家所有,然季羡林先生曾有遗嘱将所有财产捐赠北大

作者: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的遗产应归其儿子所有?还是遵其遗嘱归北大所有?

故居被盗
2009年季羡林之子季承透露,季羡林位于北大朗润园的家中玻璃被人砸碎,近五千册古书和一些雕塑、文物丢失,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报案,并向北大校方反映情况。季羡林弟子钱文忠在博客中说,失窃物品价值起码以百万计。
无罪推定
历时3年多的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故居盗窃案有了结果。该案被告、曾是季羡林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王如,经法院审理认定无罪,已获释。法院认为,王如确是为了“抢救”季羡林故居财产而为,并不符合盗窃罪的条件。
2009年,季羡林去世后,财产归属纷争风波乍起。季羡林独子季承曾表示,季老身后财产都是季家的。季羡林的秘书李玉洁及王如都认为,季老生前立遗嘱表示,他的财产都全部捐给北大。 
2009年12月16日,季羡林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故居遭到盗窃,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当晚,季羡林之子季承向警方报案。同年12月20日,北京警方将嫌疑人王如和方咸如抓获,被盗物品全部返还。
免于刑责
王如的辩护律师表示,王如的行为属于擅自转移暂存在季羡林住所的北大财产的行为,而非盗窃犯罪,应按民事法律关系处理,不应按刑事法律关系追究王如的刑事责任。

 

季羡林先生的藏品未经本人允许被变卖与其秘书杨锐有无关系?
遗产之争
媒体报道2012年10月21日,季承(季羡林之子)称法院在开庭前曾对这起案件的纷争进行过调解,法庭上北京大学曾提出以金钱补偿季承的方式,来化解这起由来已久的纠纷,但随后又予以否认 
此前季羡林秘书杨锐被爆涉嫌偷窃国学大师季羡林藏品,并拿出去卖钱。
季羡林的老友、新华社记者唐师曾、山东大学教授张衡披露,季羡林收藏的数十幅名人字画,分批流向拍卖市场。之后,唐、张两人先后到医院探望季羡林后,才发现这些字画是在季羡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卖的。季羡林强调:“我并不需要钱,也从没委托任何人拍卖我收藏的字画和其它物品”。事件曝光后,媒体经过调查,纷纷将矛头指向杨锐。
由于拍卖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拍品来源的详细信息,他已于上周末向北京海淀刑警大队报案。但迄今为止,海淀刑警大队对此事未做任何反应。
更换秘书
杨锐此前长期担任季羡林秘书,但却对这位当年已97岁高龄的老人疏于照顾,甚至拿吃剩的鸡骨头给老人当午餐。为此,季羡林曾向总理温家宝去书求助,要求撤换秘书。虽然温家宝亲自回信督办,但北大方面却以“领导未能齐集开会”为由,迟迟没有动作。
张衡日证实说,季羡林曾多次向北大负责人表示,“像我这样什么实际工作都没有的人,有一个所谓秘书是多此一举,建议取消”。但同时他又写信向温家宝求助,称自己需要一位助手。“山东大学蔡德贵同志是我多年的老友,他最适合担任这个工作。”但北京大学有关方面才对老人的这一要求作出回应。 
张衡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北大在未向季羡林有任何交待和征求任何意见的情况下,擅自更换秘书不是对老人尊重的做法。北京大学党办、督察室对此均答复“不方便就相关事件发布消息”,而杨锐本人的手机也一直关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忆如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中文名
季羡林
别    名
希逋、齐奘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东省聊城市
出生日期
1911年8月6日(辛亥年)
逝世日期
2009年7月11日(己丑年)
职    业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语言学家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