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张国焘的叛党是共产党内面临分裂甚至产生内战,被毛泽东视为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作者:张国焘

 

张国焘晚年移居加拿大,因中风瘫痪最终病逝
1948年底,因政治环境变化,举家迁到台北市。
1949年冬,又移居香港。
1949年至1952年10月,张国焘任《中国之声》杂志社长;
1966年,开始为美国堪萨斯大学撰写《我的回忆》连载文章,并于香港明报月刊刊登中文版。 
1968年,举家飞往加拿大。
1960年10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北京中南海采访毛泽东时问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泽东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1968年,张国焘移居加拿大。
1976年,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
1979年12月3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养老院病逝,后葬于多伦多东部士嘉堡的松山墓园,终年82岁。 张国焘晚年信仰基督教 。


五四运动中一次次的请愿失败,使其失去热情专心学业
“五四运动”把张国焘推上历史前台。
1919年5月4日,北京发生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时,张国焘是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张国焘把这些人分别组成若干讲演团和讲演小队,到北京城内外街道、火车站以及集镇等地露天讲演,散发及张贴宣传品,宣传抵制日货。
在这场由游行最终演变为痛打卖国贼的事件中,张国焘始终冲在前面,并成为第一批被抓的学生领袖。一次次请愿的失败让张国焘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他开始反对学生请愿,并申诉自己的理由说:“学生无后盾!”他转入北大哲学系,决定一心完成学业,以期将来功成名就。但是张国焘已经被当局列入黑名单,不得不在组织的安排下转移上海,经历了短暂的流亡岁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芯~尘埃落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张国焘(1897-1979年),字恺荫,又名特立,江西省萍乡县人(今萍乡市上栗县)。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1916年,张国焘进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10月,创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2年进入鄂豫皖苏区,成为根据地事实上的领导者。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懋功会师后,反对中央北上的决定,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1936年6月被迫取消。

1937年3月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受到批判。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1974年著有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1979年逝世于加拿大多伦多。

中文名
张国焘
外文名
阿莫索夫
别    名
张特立、张彪、恺荫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金山镇山明村
出生日期
1897年11月26日
逝世日期
1979年12月3日
职    业
政治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创办人之一 
中共一大主席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代表作品
《我的回忆》
逝世地点
加拿大多伦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