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一荻与张学良相依为命过着幽禁的生活,于1964年二人正式结婚

作者:赵一荻

 

赵一荻宁可母子离别,将幼子托付于朋友,随张学良过着幽禁的生活多年

赵四小姐离开溪口后,回到上海马思路公馆居住,不时将生活用品捎去,直至上海陷落,才被迫去了香港。1940年冬天,赵四小姐接到张学良的电报,以她当时的情况,在香港拥有相当数量的金钱,有自己的住房,生活是很安定的,加上幼子闾琳需要母亲的照料,不去是完全可以的。但她觉得张学良更需要她的陪伴照料,宁可母子离别,把闾琳托付给十分信赖的美国朋友伊雅格照料,只身前往,陪同张学良一起过幽禁的生活。此后,赵四小姐就再也没有离开张学良,一直陪伴到台湾。 1941年5月,张学良患急性阑尾炎,赵四小姐陪他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他们又被幽禁在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1944年冬迁至贵州桐梓,在桐梓天门洞一直到软禁到抗战胜利。1946年移居到重庆歌乐山松林坡,不久即被押往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在与世隔绝的寂寞中,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                                                                                                                                                                                                                                                                                                                                                                              他们俩人相依为命,张学良把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赵四小姐的身上,赵四小姐则尽自己全部的力量给张学良以安慰和照料。见过的人都说,赵四小姐经常身着蓝衣,脚登布鞋,几乎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身边,令人感动。虽然相对来说,她比张学良多些自由,每年都能获准到美国去探望儿孙,但她每次总是飞去飞回,仅住两三天,即又回到张学良身边。
自从听闻宋美龄谈到,依张学良的婚姻现状,想接受洗礼有违基督教义的规定后,赵四小姐见张学良寝食不安,心中十分焦虑。张学良要面对笃诚地信仰耶稣,就必须依循基督教义的规定,在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张学良的心里确实格外沉重。最终,他作出了痛苦又无奈的决定,和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
 

张学良做出决定和接发妻子于凤至离婚,与赵一荻正式结婚

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并交由由美国前来探亲的长女闾瑛(于凤至和张学良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均已亡故)和其夫婿陶鹏飞,由其等将信转交给于凤至,张学良对女儿说:“闾瑛,爸爸老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因为你妈和赵四小姐的原因,牧师不肯为我进行教徒洗礼。这封信带给你妈,就说我请求她帮我下决心吧!”
信转交到在美国的于凤至手上了,其面对亲友和子女表示:“你们的心意我都明白,我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汉卿的苦处我不是不知道,我自己也曾经想过这件事。赵四小姐是位难得的女子,25年来一直陪着汉卿同生死、共患难,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对她也十分敬佩。现在由她陪着汉卿,汉卿高兴,我也放心。至于我个人的委屈,同他们所受的无边苦楚和寂寞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她转而对闾瑛说:“只要能使你父亲有安慰之欣悦,我任何事情都答应。”
亲友辞别后,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了回信:“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堪称风尘知己。尤其是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陪侍汉卿,真是高风亮节,世人皆碑。其实,你俩早就应该结成丝梦,我谨在异国他乡对你们的婚礼表示祝贺!”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结婚典礼在台北市杭州南路美籍友人吉米·爱尔窦先生的寓所举行,来宾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何世礼、张大千、莫德惠、冯庸、黄仁霖、文华等人,由陈维屏牧师证婚。由于赵四小姐在台湾没有长辈为她主婚,因此恳请黄仁霖代表。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是由吉米·爱尔窦开车,将黄仁霖、张学良等接到城内,黄仁霖在张学良心绪不佳时,送给张学良一本圣经,并在扉页上赠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就像它所帮助我的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或许早已陷沼泽中不愿出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一荻(1912.5.28—2000.6.22),又名绮霞,乳名香笙,出生在香港,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幺女),家人亲昵地称她为赵四。其父赵庆华(字燧山),浙江兰溪人,在北洋政府时代,官至交通部次长(副部长)。赵一荻幼年随父移居北京,就读于京城教会学校。其父被免职后,避居于天津租界。
张学良第二任妻子,人称赵四小姐。赵一荻陪伴张学良72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颇具神秘色彩的女性,在台湾幽居时期,出版有《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见证集》等著作。

中文名
赵一荻
外文名
EDITH
别    名
香笙、绮霞、赵四小姐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12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
2000年6月22日
职    业
作家,少帅秘书
信    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
一生追随少帅,著多部作品
代表作品
《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毅荻见证集》
籍    贯
浙江兰溪
父    亲
赵庆华
夫    君
张学良
儿    子
张闾琳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