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国民政府为表彰刘粹刚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作者:刘粹刚

 

刘粹刚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转被动为主动,击落敌军战机

1937年10月12日午后,日本海军第2航空队18架飞机飞临南京投弹扫射后,由于未见中国空军迎击,在南京上空穿梭飞行玩起了特技,以炫耀武力,羞辱中国飞行员。奉命为保存飞机用于夜间袭敌的中国飞行员们仰望天空,气得直跺脚。这时第5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刘粹刚怒不可遏,揭掉飞机伪装,跳进自己带伤的飞机开车起飞,单机勇闯敌阵。
正在得意扬扬的日本飞行员见刘粹刚单机升空,一齐向刘粹刚的飞机扑来。为了取得必要的高度,刘机先向西爬高,再折回到南京城上空。日机自认为速度快、性能好,想咬住刘机的尾部。刘粹刚心中有数,反而减速航行,来个顺水推舟。说时迟,那时快,刘机猛然作一个直8字急转弯。日机冲向前去。刘机已从被动地位变成优势,狠命咬住日机尾部,在两三秒钟的时间内,4挺机关枪同时开火,击中日机要害。日机万万没有料到刘机这招“回马枪”,拖着一条浓烟当场跌在南京市东郊粉身碎骨。这场干净、利索、漂亮的空战前后只用了几分钟。南京城内的老百姓也顾不得防空警报,倾城而出,都来观战助威。


因飞机汽油无法支持飞行,在迫降过程中刘粹刚牺牲了

1937年10月25日,刘粹刚奉命率3架霍克飞机,从江苏溧水出发,飞往山西,支援忻口战役。这时,北方已经寒冷,且日落较早。刘粹刚对航线不熟悉,太原机场又进行灯火管制,无法降落,飞过了太原,只好返回洛阳。当飞临晋东南上空时,此时飞机汽油已经无法支持飞行,僚机(跟随长机执行任务的飞机)先告油罄,打出了“被迫降落”的灯号,但僚机没带照明弹。刘粹刚毅然放下唯一的一颗照明弹,协助僚机迫降。2架僚机各自迫降,飞行员获救。刘粹刚的座机只能摸黑盘旋,飞机滑行到到山西高平县时,为保住飞机,他没有跳伞逃生,而是选择了迫降,但因天黑,在迫降过程中飞机不慎撞上了高平县城东南城垣上20多米高的魁星楼,不幸牺牲,时年24岁。
刘粹刚的遗骨在高平县妥为收殓,同年11月16日,遗骨被抬进南京,后安葬在航空烈士公墓。
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表彰抗战救国的英雄事迹,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你更精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粹刚(1913―1937年10月25日),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位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飞将军”。
刘粹刚技术高超,作战极其英勇,在对日空战中,刘粹刚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抗战期间,刘粹刚身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中文名
刘粹刚
别    名
飞将军,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昌图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37年10月25日
职    业
中国空军飞行员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
主要成就
击落日机11架,抗击日本空军
军    衔
少校
军    职
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
驾驶战机
2401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