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刘粹刚痛恨日本侵略者到处横行霸道,因而弃笔从戎,报效国家

作者:刘粹刚

 

刘粹刚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成绩优异

刘粹刚,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市),1913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金家屯(现为金家镇),一个富庶小康之家。他自幼聪慧刚毅,好学不倦,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辽宁省立第一工科学校。

 

刘粹刚认为“失土不可不复,国仇不可不报”,誓要报效国家
1931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土大片沦丧,刘粹刚痛恨日本侵略者到处横行霸道,便下定决心,弃文从武,投笔从戎。他愤怒地表示“失土不可不复,国仇不可不报”。他千方百计寻找报国途径,后来经过努力,他成功考入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九期步兵科。随后,又成功考入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
在航空学校受训期间,刘粹刚努力学习,刻苦训练,飞行技术高超,成为我国早期空军中的著名战将。他尤其擅长射击技术,有百发百中之本领,颇受同行战友的称赞,和上级的看重。1934年2月,他从航空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新建空军中服役,从队员逐步擢升为分队长。1936年,升任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24中队的中队长。
在对日空战中,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天王”。
抗战期间,刘粹刚身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为表彰抗战救国的英雄事迹,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扼杀回憶是生命的意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粹刚(1913―1937年10月25日),原籍安徽宿县(今宿州),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任空军第五航空大队第二十四队上尉队长。刘粹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位叱咤风云、名震中外的“飞将军”。
刘粹刚技术高超,作战极其英勇,在对日空战中,刘粹刚常以寡敌众。从8月16日首开纪录到10月中旬,共击落敌机11架,与高志航、乐以琴、李桂丹一并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抗战期间,刘粹刚身为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国民政府为表彰其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精神,特追赠其为空军少校。

中文名
刘粹刚
别    名
飞将军,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昌图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37年10月25日
职    业
中国空军飞行员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
主要成就
击落日机11架,抗击日本空军
军    衔
少校
军    职
中国空军第五大队第24中队中队长
驾驶战机
2401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